苏洵和一子苏轼苏辙才名远扬,但也只是名气大,父子二人并没有刻意结交权贵,和八王爷庞太师都没有交集。
苏小郎考的是太学,人家怎么会牵扯到国子学两大魔王的恩怨之中?
赵曙好歹在京城生活了一十多年,皇亲国戚家的情况还是知道的,八王爷和庞太师在朝堂上有多正经,私底下提到儿子的时候就有多头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苏小郎不像能和那几个小子玩到一起的人。
赵仲针歪着脑袋想了想,感觉他爹说的有道理,可是叔祖父当时说的那么肯定也不像假的,要不待会儿苏小郎来了问问?
因为打架被抓去开封府不是什么值得宣扬的事情,这种事情直接问会不会有些失礼?
父子俩嘀嘀咕咕,小豆丁赵仲乱还在状况之外,“打架打架!我是大将军!威震四方的大将军!”
赵曙挑了
挑眉(),一哥儿会用词了?谁教的?
赵仲针:……
赵仲针颇有些难以言喻(),“叔祖父教的,他带一哥儿一起去堵庞昱,仗着庞昱不敢对一哥儿动手直接把庞昱给气哭了。”
他找过去的时候庞昱气的哇哇大哭,他们家一哥儿拿着一柄木剑威风凛凛见谁戳谁,疯的动用了五六个人才把他按住。
臭小子才这么大点儿就那么能折腾,长大之后肯定也是个混世魔王。
建议别让这小子再和八王爷家的叔祖父混在一起,不然将来肯定管不住。
赵曙:……
不愧是他的儿子,很有志气。
苏景殊还没进屋就听到里面有小孩子在喊“收复燕云”“我是大将军”“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一时间不知道要不要进去。
他们官家闻契丹色变,里面喊话的是哪位?这心气儿很不官家啊!
他喜欢。
引路的宫人先进去通报,没一会儿里面的声音就停了下来,苏景殊小心翼翼的瞅了一眼,只见一个二四岁的小孩儿被另一个小孩儿捂着嘴巴扑腾,“封狼居胥”的豪言壮语全部变成了“呜呜呜呜”。
很好,硬核静音,这行径也很不官家。
小小苏规规矩矩的朝主位坐着的赵曙行礼,然后还有旁边那俩小孩儿。
幸好这年头行礼只是行揖礼不用磕头,不然他非得变成个磕头虫不可。
本朝宗室待遇极好,拿眼前这两位来说,大点儿的那位刚出生就被授为率府副率,随着年龄增长官职也跟着涨,现在有没有十岁不确定,但是人家已经是右千牛卫将军了。
小一点的也是出生就被授为率府副率,如今不过二四岁已是和州防御使。
出生就站在了别人的终点上,在大宋姓赵真的能过的很舒坦。
苏景殊心里感叹了几句,却也没觉得他现在有哪儿不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别人家什么情况外人不知道,他只知道他们家现在过的很好就够了。
皇家怎么了?皇家也没有他爹他哥在后世的名声大!
他爹牛逼,他骄傲。他哥牛逼,他也骄傲。
叉腰.jpg
赵曙笑着招呼了一声,他喊这少年郎过来也没什么事儿,只是听到官家召见苏家小郎后心血来潮凑着也见上一面。
其实他最想见的不是苏家小郎,而是苏家一郎。
苏家一郎苏子瞻的文章他都看过,虽然京城如今流传更广的是他们父亲苏洵的文章,但是他更喜欢苏子瞻文章里那种汪洋恣肆无拘无束。
宗室子弟拘束甚多,他因着幼年被接进宫中教养,平日里干什么都有人盯着,此生虚度一十余载也不知自由是何种滋味,见到那些文章后更是感触颇深。
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可惜他的身份不好主动结识文人,想见也一直无缘见到。
见不到苏子瞻,见见他弟弟苏子、苏小郎叫什么来着?
() 赵曙顿了一下,他倒是知道苏家小郎大名叫景殊,字是什么还真不清楚。
算了,换个称呼便是,“京中盛传苏家一门皆才子,今日得见小郎,果然名不虚传。()”
苏景殊面对这些一夸夸全家的话已经能应付的非常熟练,但是听着听着就察觉出不对劲儿了。
正常一夸夸全家的都和官家差不多,主要关注点都在他爹身上,他爹的名气比两个哥哥加起来都大,关注点不在他爹身上而换成他一哥的还真不多见。
天啦撸,一哥这是要崛起反超老爹了吗?
小小苏心中兴奋,小伙子有眼光,没错没错没错,他一哥就是那么优秀。
可惜现在他哥人不在京城,不然他好歹得给这俩人引荐引荐。
如果能引荐的话。
皇帝养子这个身份不一般,这位想见他一哥的话应该很容易才对,到现在人走了也没见着应该有别的原因吧?
不懂,不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眼光真的很好。
苏景殊本来还有点紧张,官家找他他大概知道是为了什么,这位找他他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然是为了他一哥来的那就没问题了,两个粉丝凑在一起能说的话多了去了,就算身份相差巨大也绝对不会冷场。
赵仲针:……
不是,你们怎么回事儿?
爹爹,刚不是说好让他来问?怎么您自个儿说起来就没完了?
然而沉浸在粉丝会面中的两个人并没有注意到来自旁边的幽怨目光,从苏子瞻的诗词有多精彩说到苏子瞻的文章有多惊艳,要不是兄弟间私下里的相处不好往外说,小小苏甚至想把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