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秦锋预料的非常精准!
大帐议事的第四天,从河南境内传来了消息:为了抗拒官军的大举围剿,闯王—高迎祥利用自己的威望,号召各路流寇首领们向荥阳地区靠拢,组建联盟、共图大事!
而各路流寇首领们听到号召之后,纷纷率领本部人马向荥阳地区靠拢,路途比较遥远、无法靠拢过去的,则派出使者参与会盟!
结果是:共有十三位大流寇首领、七十二位小流寇首领参与会盟,合称‘十三家七十二营’,流寇首领们还一致推举闯王—高迎祥为总盟主,率领各路流寇、共同抗拒官军!
而高迎祥当上总盟主之后,立刻进行了军事部署:
命一部分流寇首领带领本部人马四下出击,牵制住各路官军!
命另一部分流寇首领带领本部人马驻守荥阳及周围地区,搜集粮草、供应军需!
自己则亲率主力人马大举东进,兵锋直指开封城,誓要拿下这一战略要地!
开封守军见流寇们人多势众、来势汹汹,自知难以抵挡,立刻向五省总督—杨鹤求援。
开封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周王一脉的世袭封地,断断不容有失!
故而杨鹤接到求援信之后,立刻责令陕西、山西、四川、湖广几省的官军加快推进速度,合围中原流寇,同时以精兵救援开封城!
………………
崇祯八年—八月初十,出兵救援开封城的命令送到了潼关!
接到命令之后,秦锋、侯世禄、李栖凤、宋有韬再次聚集在中军大帐内,商议出兵之事!
“各路流寇们果真齐聚荥阳地区,而后向东攻打开封城了,和秦大人之前预料的一模一样!”
“秦大人料事如神,李某佩服至极!”
“卑职亦佩服至极!”
……
“不敢当、不敢当,侥幸猜中而已!”
会议一开始,侯、李、宋三人全都伸出了大拇指,称赞的话更是接连不断,难怪人家是常胜将军呢,这般精准的战略眼光,举世罕见!
秦锋谦虚了几句,而后和三人商议事情。
首先商议的,就是大军的指挥问题。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如今西北四镇兵马聚集在一起,不能各自行事,必须统一指挥才能发挥出最大战力,问题是,由谁来负责指挥呢?
“秦某认为,侯大人官职最高、资历最深,而且久经沙场、经验丰富,负责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最合适不过了!”
“秦大人此言差矣,侯某虽然混迹行伍多年,但是能力一般、智谋有限,做固原镇总兵官已经捉襟见肘了,断断没有指挥四镇兵马的本领!
反倒是秦大人,虽然年纪不大,却是足智多谋、文武兼备,自从统帅兵马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堪比汉之长平侯、冠军侯!
故而以侯某之见,由秦大人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最为合适了,定能旗开得胜、大败流寇,建立莫大功勋!”
“李某认为,侯大人言之有理,由秦大人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最合适了!”
“不合适、不合适!”
“合适、合适,为国家大事计议、为四镇将士考虑,秦大人就不要推脱了!”
……
秦锋推举固原镇总兵—侯世禄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没想到,后者直言拒绝,还反过来推荐前者。
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则安全赞成侯世禄的提议!
两位总兵官推荐一位副总兵官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是不是太奇怪了?
不奇怪,是有原因的。
从军事角度来说,西北四镇的将领当中,秦锋的能力无可匹敌,由其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是最佳选择!
从政治角度来说,由秦锋统一指挥四镇兵马,是五省总督—杨鹤的意思,不宜违背!
不懂吗?
解释一下!
西北四镇兵马东出潼关、讨伐中原流寇,需要有人统一指挥,这件事五省总督—杨鹤肯定是知道的。
如果杨鹤有意让侯世禄、李栖凤其中一人负责指挥四镇兵马,肯定会在命令中写明的,但是没有。
说明杨鹤真正中意的指挥者是秦锋!
奈何秦锋的官职没有侯、李二人高,资历没有侯、李二人深,若是直接下命令,让其统一指挥四镇兵马,只怕有人会不服气!
于是乎,不直接任命指挥者,而是让四镇将领们自行选举。
侯世禄、李栖凤能当上总兵官,智商自然是不低了,明白五省总督大人的暗示,于是二人顺风推舟,强烈要求秦锋统一指挥四镇兵马!
至于宁夏镇参将—宋有韬,一直对秦锋唯命是从,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了!
三位将领全部要求秦锋统一指挥四镇兵马,后者推辞不过,只能答应下来!
……
接下来,商议第二件事情:如何出兵救援开封城?
要知道,潼关—开封相距九百余里,前往救援的话,要横穿整个河南府、大半个开封府才行。
而在河南府境内,盘踞着十几支流寇队伍,其中实力最强的首领叫樊和尚!
樊和尚,本名樊来喜,本是河南府—栾川县的一名泼皮无赖,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后在打架斗殴中犯了人命官司,为了躲避官府的捉拿,于是自行剃度,做了一名四处游走的野和尚!
四处游走期间,樊来喜一面并利用出家人的身份,坑蒙拐骗、谋取不义之才,一面增加见闻、结交江湖人士,学到了很多本领!
再后来,天灾人祸、饥民造反,中原大乱!
大乱之际,樊来喜利用出家人的身份,四处宣扬末世论:说什么末法时代已经来临,天下苍生都会坠入阿鼻地狱、永不超生!
又称自己是弥勒佛降世,是来救苦救难、普渡世人的,还创建了一个弥勒圣教,利用各种手段,大肆招纳信徒!
崇祯五年,樊来喜自称弥勒圣主,而后率领信徒们起事造反,四处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