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单项这里,国家队就对征召进队的林泽凯进行了一轮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
这种针对性训练针对的当然不是别的方面,就是针对的林泽凯的节奏控制方面。
林泽凯也知道自己在速度控制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队刘钦龙和裴定山一说要改要加训,他也是老老实实地点头同意加训,可以说是刘钦龙他们说什么,林泽凯就怎么做。
只是这个林泽凯在节奏控制方面简直就是max版本的周宇昂,当初周宇昂控制不好自己的200米节奏,但在裴定山的报时器训练下,也算是逐渐掌握了节奏掌控的技巧,但是这个林泽凯是你能够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听话,可是一旦放他开始训练实践,他就撒手没。
报时器对于林泽凯简直形同虚设,但你又能够看得出他在每一次训练失误的时候是真的在懊悔。
刘钦龙在盯着林泽凯两天之后,也不由得头疼了起来。
他们是打算对刘钦龙同样运用报时器训练还有金字塔模式的训练的,但是这两个训练方案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选手至少能
够控制得住自己的速度。
其实非要说林泽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那也不对,但是他能够控速的范围非常有限,例如当裴定山要求林泽凯以30秒的速度来进行200米跑时,多尝试几次之后,林泽凯也还是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节奏的,但问题是,如果林泽凯真的在赛场上拿出30秒跑200米的速度,那就算他能够成功地控制住自己的节奏,实际上在赛场上却也没有应用意义了。
而当裴定山要求林泽凯以29秒、28秒的速度进行自我控制时,这其中的难度就开始呈指数增长,不管是适应节奏的时间还是掌握节奏的时间都越来越长。
不仅如此,哪怕当天、当下掌握了,在第二天林泽凯又会失去对这个时间的熟悉掌握程度,需要进一步重新学习——虽然再次学习掌握的速度较快,但是也无法改变需要重新学习的事实。
因此,到了亚锦赛集训第五天时,刘钦龙对于让林泽凯快速掌握金字塔训练模式这件事已经基本绝望了。
其实说起来,对于林泽凯这样的选手,训练起来也不是没有方法,主要就是需要不断地巩固适应,每天重复训练,让林泽凯在逐步的训练中彻底地适应这种节奏,将这种节奏钉死在他的脑海里。
只是这种铁杵磨成针的训练方式不适合目前的短期集训。
刘钦龙这会儿都有些后悔了——当然,后悔的不是征召林泽凯进队,林泽凯这选手是真的很努力,你让他怎么训练他就怎么训练,除了节奏掌握这一块真的赶不上趟之外,别的方面林泽凯的训练那是一点儿折扣都没有的。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老实非常好的选手,不论是对训练还是对比赛的态度都是。
刘钦龙后悔的是,没有在冬训期间把林泽凯征召进队训练,好好训练调整一下,说不准现在成绩可以有一个更大的进步空间。
此时的训练场上,林泽凯面对28秒的200米跑要求再次出现了大幅度的失误,等跑完了之后,这个看起来老实得不行的选手沮丧地回到了教练们的跟前道歉:“对不起,教练,我又搞错了……”
裴定山拧着眉头看着手里记录的数据,又抬头看了眼跟前的林泽凯,最后拧了拧眉头,转头忽然对身边的苏屿道:“苏屿,你来带一带他。”
苏屿原本是和林泽凯轮番训练的,这会儿在听到裴定山的话之后,他眨了眨眼,立刻就明白了裴定山的意思。
——既然直接听报时器没有用,那就用看的试试。
于是,当新一轮的训练开启,林泽凯和苏屿分别在第四、第五这两个道次上做好了训练准备,林泽凯在第四道上,按照常规200米的比赛位置落后于苏屿的起跑位置。
这一回,当刘钦龙下令训练开始时,林泽凯不需要再理会现场分段报时器的报时提示——裴定山干脆已经将这个宝石提示给关了。
林泽凯只需要跟着苏屿的节奏在跑!
当训练开始的那一瞬,刘钦龙心里还是忍不住地在惴惴不安——这个方式,能行吗
?
结果这一回,林泽凯跟着苏屿的节奏,居然真的稳稳地跑完了全程!
刘钦龙看了一眼绑在林泽凯身上的报时信号器数据——基本无误!
“这……!”
刘钦龙是真的被这个结果给惊到了,他以为用分段计时器的方式不行,这种也不可能行,结果没想到,居然好像真的可以的样子……?
而且刚刚这一次的训练,苏屿不是按照林泽凯先前28秒200米的节奏跑的,而是在裴定山的示意下,按照26秒的节奏在跑的,但林泽凯跟完全程,没有任何的问题。
裴定山在看到这个结果后,远远地朝着苏屿的方向点了点头,示意苏屿可以按照常规的金字塔训练模式继续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苏屿按照金字塔训练模式的休息时间休息完毕之后,立刻就开始了新一轮的200米跑,林泽凯也老老实实地跟在苏屿的身后依照苏屿的速度复刻起了苏屿的节奏。
等到林泽凯全程跟着苏屿跑完之后,他还一脸懵地问苏屿:“小屿,跑完了?”
苏屿看了看林泽凯,点点头:“跑完了。”
林泽凯有些茫然:“可是28秒的训练不是应该跑8趟吗?”
苏屿看了林泽凯一眼,再度认真地点头,应道:“是,28秒的训练要跑八趟,但我们刚刚进行的是26秒的金字塔模式训练。”
林泽凯这一瞬间几乎是瞳孔地震,他刚刚隐隐觉得苏屿的跑速好像有点快,到了最后两趟的时候他完全是咬着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