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为伍泗帅,在后勤部工作。伍泗帅对职位不感兴趣,他只想平安的成长,他是未成年人。伍泗帅带来的粮食能让这支败军吃饱肚子三天,带来的黄金能让这支军队有几个月军费。
保镖们看不起这支败军,近身搏斗无一是对手。殿后部队是被他们一窝端。
阿龙,夺命十三枪,武功最高,号召力最强。阿龙近身搏斗江湖第一,警卫排长。夺命十三枪利于拼刺,他成了特务排排长。保镖们的近身搏斗功夫一流,部分加入警卫排,特务排。部分整编到各营,各连,各排班的武术教官。
人比枪多的整编部队,国民党部队的装备跟这支部队的装备差不多,打起仗来还是靠近身搏斗。近身搏斗就数保镖团队第一。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都不是对手。
一支农民,工人,土匪,旧式军人,保镖,组成的小队伍在山区形成。许多官兵吃不了苦,走了一批又一批。伍泗帅和保镖们坚定的留下来。负责人好奇这股势力,为何有如此凝聚力。伍泗帅说保镖都是文盲,都想过好日子,他给的安家费,足够保镖的家族,有房有地有存款。相处久了就有义气。投军的穷人都是为过好日子来的,离开队伍的都是看不到好日子的人。
伍泗帅和负责人情同师徒,同吃同住。伍泗帅无数次半夜因思念父母而被吓醒,睁眼看见深夜抽烟工作的负责人。负责人师傅般安慰,一个青少年就战争环境中不断打造一颗坚强的心。
有了坚强的心就有了复仇的雄心,保镖们的功夫早就学会,苦练自创是每天挥洒汗水的苦练。功夫再高不如子弹死人快。伍泗帅想学一流的射击枪法。
部队中的七位神枪手被召集赶来,伍泗帅说:“我要学枪法,你们教我。”军队中级别最高的神枪手老王说:“小博士,我教你枪法,你给我写信。”伍泗帅同意。老王说:“你是高度近视眼,年纪不大,视力容易恢复,记住每天盯着绿色植物不停眨眼睛,当泪水流干,视力就会慢慢恢复,近视眼成不了神枪手。我现在只能教会神枪手的基本技能。”
伍泗帅取下眼镜,举起步枪瞄准近距离的小树,不停眨眼睛,瞄久了,泪水直流。部队中的七位神枪手倾囊相授,伍泗帅是聪明人,一学就会,几天之后,动作要领无人敢称师傅。他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者。部队子弹金贵,没机会实弹练习,姿势练得熟练。除了射击,军队里的各种武器都一学就会,最拼命苦练的还是各派武功。
保镖们知道少爷进山为匪,这里没有任何依靠,一切靠自己,也是最好学习,成长的地方。保镖们在保护少爷的同时,也成为军队的主力。
负责人每天看着工作后苦练本领的青少年,知道天才少年想报仇雪恨,交给他的工作,完成得无可挑剔。负责经济工作的人员都把伍泗帅视为偶像,双手能打两个算盘,同时记两本账,保证不差毫分。
伍泗帅年纪太小,上战场是送死。中国的博士从中华民国建国起,都没有几十个人,伍泗帅就是其中一个。
第一座县城打下来,伍泗帅身边多了两位年纪比他还小的警卫员,不管具体事务,伍泗帅负责地盘经济框架。伍泗帅的生活依旧是工作完成,就是苦练枪法和武功。地盘越打越大,需要的经济人才越多。经济工作分工,伍泗帅负责培养经济人才。伍泗帅自编教材,自设课程,一批接一批的学员毕业,就成了政府经济工作人员。
地盘不断扩大,投军的越来越多。大家都喜欢伍泗帅这位经济天才,人小嘴巴甜,从不乱说话,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大多数将士连中国字都看不懂,伍泗帅在看八国文字书籍。大家喊伍泗帅为小博士,是因为他戴着高度近视眼镜。
不知不觉中,青少年的视力恢复了,而苦练一年多的武功,连原来的保镖对弈都不相上下。枪法达到一发一中。保镖只会家传武功,伍泗帅却会百家拳,还自创一招毙敌的绝技。只是年纪太小,力量不够,威力不足。
另开辟根据地成了决策。伍泗帅跟随主力流窜,身边活着的保镖提意离开部队,反蒋救国军有北方数省地盘。李家泗认为地盘是开创的。大家是看着帅哥师傅,由几百人发展成几万人,发展几十万军队只是一年之内。
在流窜中,军队遇到了一场前有重兵围堵,后有追兵追击的险境。万分紧急关头,必须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血战。全体战士必须奋斗一搏。
伍泗帅第一次参战了,他的武器是一根挑担子的钢枪。部队的子弹不多,拼刺刀时,十六七岁的伍泗帅,放下担子勇敢的冲入敌人阵地。近两年的苦练功夫没有白练,近百部队与数百敌军的刺杀中,部队气势全让伍泗帅打疯。伍泗帅第一次杀人,就如猛虎下山一样,一个接一个的敌手死于他的长枪之下,只是十几分钟的功夫,死于他枪下的敌军官兵高达数十人,越战越勇的白刃战,一场先败后胜的战斗。让夺命十三枪和伍泗帅打乱了战斗场面,勇猛状态,吓得敌军纷纷逃跑。捡拾敌人步枪的伍泗帅,百发百中。
这一战,跟随着李家泗几年的夺命十三枪被敌人的手榴弹炸成重伤,弥留之际笑着说:“少爷终于长大了,可以保护别人了。”等待这一战,当年一起投军的四十七位保镖,牺牲了二十八位。活着的保镖知道,少爷该打江山了。
部队总司令在指挥部里,从望远镜中看见了伍泗帅的神勇,只夸伍泗帅是天生的战将。帅哥师傅说可惜了一位白面书生让战争变成了一员战将,不当经济二把手,要当三军统帅了,拦都拦不住了。司令说:“先让他带一个排试试。”
战后休整,伍泗帅兼任了排长,排兵布阵,指挥打仗。很快,连长,营长,团长,师长,就觉得自己的战术水平根本不是他们心中熟悉的管钱的小博士对手。
每打一仗,伍泗帅身先士卒,找出最佳时机冲锋,百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