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安府全体官员决定,要留所有灾民在新安府过完冬天,再启程返乡。
为此,新安府上上下下已做好所有准备工作,请皇上放心。
除此之外,四皇子殿下也已开始铺建,新安府到安州府,以及安州府到京都的路段。
四皇子殿下预计,过年前这两条路段就能铺建完成。
也就是说,在过年前京都到新安府、新安府到安州府,以及安州府到京都的这三条路段,都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而京都到安州府这段路,完全可以成为大乾朝未来最重要的通商路段。
大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以及魏知府建议。
毕竟水泥路是朝廷负责铺建的,那么以后所有通过铺建成水泥路的官路的商用车辆。
只要是上了官路,就必须支付一定的道路护理费。
而这个费用,是按路段单独收取的。
这项收费,不仅可以真正作为,未来水泥路的维护准备金。
而且不论是道路护理费,还是各个州府收土豆卖往新安府所获取的利润。
大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以及魏知府都认为,这些费用除了将大部分上交国库之外。
各个州府都可以留下固定的一两成收益,用来各自负责修建自己辖区的水利以及城墙。
以增强百姓生活的安全性,并为朝廷减少每年不必要的支出成本。
与此同时,各个地方负责各自的辖区,今后要是再出现水患,也能更方便的找到直接责任人。
地方上有了富余的银子,万一遇到了紧急情况,也好在第一时间花银子进行救援......”
“嘶~~~~~”
又是满朝堂倒吸凉气的声音。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胡丰源今日说的这些,真是一件比一件震撼他们,甚至有些颠覆他们的三观。
他们是真不知道,远在新安府的那三位皇子殿下是怎么想的。
他们不就是去赈个灾而已吗?
怎么一个个去了之后,行事风格怎么就都变了呢?
哪个官去赈灾,不是去捞银子的?
怎么就这仨皇子不同呢?
他们仨怎么一个个都开始憋大招,甚至还要动他们这些世家、京都官员的利益了?
百姓都种土豆?还统一采收、调配资源?
百姓倒是人人有饭吃了,那他们这些世家大族还怎么屯粮?还怎么找机会卖高价赚取利润?
过个路而已,还只要是行商的就得交过路费,不对,是交道路护理费。
也不知道四皇子他们是怎么想的,这点小钱竟然也看的上,怎么如此小家子气。
可对于世家大族来说,这就等于在给他们的生意增加成本。
他们怎么感觉心里那么不爽呢!
还有还有!
那些费用收上去,竟然还交给地方,让地方官员拿着那些钱去修水利、修城墙?!
各个国家哪个不是年年有水患,而每次水患,哪次不是京都官员可以捞银子的大好机会。
可要是被几位皇子这么一弄,责任和权利全下到了地方,那他们这些京都官员怎么办?!
这不是断他们这些京都官员的财路么!
过分!
真是太过分了!
这要是真实行起来,以后地方官倒成肥差了。
这可不行,他们真心不想同意,胡丰源提出的这几条建议。
可......
就事论事,如果他们是上位者,这些建议还真是不错。
他们一时竟没想到什么好理由,能反驳胡丰源的这些话。
哎呦喂!这可怎么办才好!
胡丰源可不关心,金銮殿内其他文武百官是怎么想的。
他只知道,大皇子殿下的这些主意,那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主意。
他刚刚跟皇帝汇报的时候,特意每次都提及大皇子殿下,就是得让皇帝知道,这是大皇子殿下的功劳。
同时,他还在不同的事儿上,分别重点提出二皇子和四皇子。
不仅因为这两件事,本来就是这俩皇子负责的。
更重要的是,他这样一说,也就等于把二皇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背后的势力也一起捎带上了。
如此一来,即使绝大多数官员想反对,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能开这个口。
如此一来,大皇子殿下想到的这些措施,才能更容易的推行下去。
可不管怎样,今日的朝堂之上,这些事儿都不能立即下结论。
皇帝自己也需要好好考虑考虑,毕竟这个变革有点大。
而且皇帝还需要跟文武百官,按惯例再扯皮几天。
可不管要扯皮多久,最终胡丰源的所有提议都被通过了。
皇帝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监察部门,在户部挑选了一些不曾被重用的郎中,专门负责各个地方银子的监管。
一封旨意下去,新安府先期20万斤土豆,就被押送去了大乾朝西南方向的几个州府,尝试在冬季种植土豆。
而在新安府的三皇子何星岳,也因此得知了,今后修水利、修城墙这样的差事。
已完全交到了各个州府、地方的手上,甚至各个州府还被附赠了一份完整的,用水泥修建水利、城墙的说明书。
这下算是彻底没有他三皇子的用武之地了。
难怪他的奏折送去京都那么久,结果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他根本收不到任何回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