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本打算等闻仲平定袁福通之后,就让他回来,但闻仲却坚持要在北海多待几年。
尽管袁福通已经被平定,但北海地理位置偏远,远离王畿,七十二路诸侯仍旧在蠢蠢欲动。
单个诸侯来说,或许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但若被别有用心之人联合起来,则会扭成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
若再发生什么变故,只会持续不断的损耗大商国力。
反而不美,所以闻仲想永绝后患,让北海彻底臣服大商。
闻仲在北海三年时间,功绩卓著,大大削减了七十二路诸侯的势力,将北海牢牢掌控在手里。
除此之外,还将北海境内几十座铁山,铜山,矿山掌控在手里,源源不断向大商输送海量的资源。
朝歌城门口,帝辛率文武百官迎接太师闻仲,宽阔的城门口,源源不断的大商精锐步入了朝歌。
足足等待了一刻钟的时间,帝辛才看到太师闻仲的专属坐骑墨麒麟。
墨麒麟似乎也察觉到了帝辛身上散发的浓厚的人道气运,迈开四蹄,撒了欢的来到跟前。
闻仲见帝辛率文武百官尽数前来迎接,惊讶的合不拢嘴,连忙下了墨麒麟,拜见帝辛。
“老臣闻仲,拜见大王,闻仲何德何能,竟然大王亲自出城迎接,当真折煞老臣了。”
帝辛笑着扶起了闻仲,“太师不辞辛劳,远征北海,击败那反贼袁福通之后又苦心经营三年,为我大商带来泼天财富,孤出城迎接,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帝辛率文武百官进了朝歌城,然后立刻宣闻仲前来龙德殿议事。
龙德殿上,虽然空无一人,但满堂的烛火燃烧,却把整个龙德殿照的亮如白昼。
闻太师洗漱之后,从一身戎装换成了朝服,捧着数本厚实的书,从大门缓缓走来,见了帝辛,躬身行礼,“臣闻仲,拜见大王。”
“太师快快请起。”
帝辛笑着道,然后神色一肃,看向屏风后面,“来人,还不快给太师赐座。”
屏风后匆匆走出一皇家侍从,搬来一张太师椅,然后又迅速的退到帝辛身边服侍。
“禀大王,这些是老臣远征北海,在北海发现的铁山,铜山,矿山,共有多少,年产量多少,每年能运送到大商多少,都历历在目,还请大王查看。”
侍从从闻仲手上接过那几本账簿,交到了帝辛手上,帝辛随意翻看,其实这些东西,三年来闻仲已经向他汇报过多次了。
这次是总汇总,但就算如此,帝辛在看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也不禁心潮澎湃。
有了这么多的矿产资源,足以让他大商将士,人人身披全甲。
足以给他大商,打造出一支天下无敌的队伍。
将账簿放在一边,帝辛笑了笑,进入了正题,“其实这次之所以这么急着召见太师,除了想看看太师在北海的收获外,还有一件大事想找太师商议。”
“老臣洗耳恭听。”
闻仲似乎也预料到了,拱拱手,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帝辛认真道,“我大商自成汤先祖开国之后,每一任商王都大肆分封诸侯,到帝乙先王时,天下已经有八百镇诸侯,兵强马壮,实力充足,对我大商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太师远征北海三年,孤想了一个办法,能完美的解决诸侯尾大不掉的缺点。”
“哦?敢问大王,是什么办法?”
闻仲来了兴趣,连忙询问道,诸侯尾大不掉之势,其实在上上一任先王的时候,就已经呈现出趋势了。
而上任先王帝乙,更是将尾大不掉之势发展到了极致。
东西南北四大伯侯麾下各自辖制两百镇诸侯,实力攀升到了巅峰,乃是诸侯中的王者。
甚至帝乙末期,就已经无法对朝局进行完全掌控。
也就是帝辛继位之后,雄才大略,发明曲辕犁,精炼白,精炼食盐,精炼铁矿之法,大商才逐渐压制四大诸侯。
这些年里,闻仲也尝试想了许多办法,但无一例外,基本都没有什么成效。
帝辛微微示意,身边的侍从捧着一张白纸来到闻仲身边,递给了闻仲。
闻仲接过白纸,双眼微微一扫,可脸色瞬间变得极为认真起来。
目不转睛,外界再也没有其他事情能干扰到他。
足足一刻钟过去,闻仲这才如梦苏醒,手里明明只是捏着一张轻飘飘的纸张,但却好像托着一座万钧山岳一样,整个臂膀都在颤抖。
推恩令,顾名思义,涉及到了诸侯们的传承问题,自先祖成汤建立大商的时候。
整个大商实行的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在继承基业面前,天生便有法统的优势。
先王驾崩后,由先王的嫡长子继承人王之位,人王的其他儿子,则封为诸侯。
诸侯王去世后,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封国,王号,其余子嗣只能分一些财产,宅子,商铺等,大富大贵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
但想要获得像诸侯王一样的权利,那压根想也别想。
比如先王帝乙,有三个儿子,帝辛虽然是最小的儿子,但却帝乙的嫡子,而微子启,微子衍是庶子,除非帝辛也不在了,人王之位才可能落在他们身上。
而这推恩令,妙就妙在,打破了成汤先祖立国以来的规矩,诸侯王的子嗣,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封国之外,其余的庶子也可瓜分一部分地盘,财产,称之为列侯。
再强大的诸侯王,经过这推恩令的改革之后。
不消三两代,也要变得四分五裂,再无法对大商造成威胁。
当然,让闻仲惊叹的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