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的空气里透着一股泥土的芬芳。田间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尽管几个月前,这里还阴雨连绵。可对于许多地方来说,今年是一个不错的好年。
丰收。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就是幸福的。忙碌了一整年,能够得到田埂里的回报,就是一切美好的开始。
如果单单只是看这里的话,似乎这个世界平和的万分。如果单单只是看这里的话,似乎战争早已经远去。
因为早早成为工业国的原因,唐国的农业也更加的发达。这里不仅仅没有苛捐杂税,甚至还有丰富的农业补贴。
在少了地主阶级和贵族的层层盘剥之后,唐国的农民收入比其他国家高了不止一点。这也使得农民的耕种积极性空前高涨,基本做到了自给知足。
土地广袤就有土地广袤的好处,尽管唐国有些地方遭了灾,可有些地方却因为湿润的春夏两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
唐国在粮食育种与化学肥料上的技术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粮食产量提升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可以使用尿素等化学肥料的前提下,亩产提升简直就是必然的事情。加上种子的优化,唐国的老百姓们已经不用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了。
所以哪怕南部地区许多地方绝收,可唐国北部的粮食产量依旧可以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不受影响。
本身就有粮食补贴的北部农民这一年都过的非常富裕,这种状态让他们更加拥护才统治了这里三年的大唐王国。
比起过去的齐国来,唐国无论在任何一个方面都表现的更好,享受到了福利的老百姓们,做出了最务实的选择。
在满是金黄色麦穗的田野上,一列满载油料的火车缓慢的向北行驶,它的目的地是北渊城,最近这样的油罐车很多,当地的农民已经见怪不怪了。
一名年轻的官员赤脚走在农田里,带着草帽,看起来就和旁边的农民没什么两样。
但是这里的百姓们都知道,他其实是执政官,是要管附近好几个村子的“大官”。
正是这个执政官带来了新品种的种子,让大家在去年就提升了收入,家家户户都过了一个好年。
往日里需要借债度日的穷人们,如今都有了一点点存款。所有人都感谢这个年轻人,心甘情愿的叫他一声大人。
“每家每户的鸭子,鸡的数量都要统计好,这部分是不需要缴税的,所以没有必要隐瞒!”年轻人一边在田埂里走着,一边对身边跟随着他的村长交代道。
他这一次是来视察的,作为一名执政官,他必须了解自己辖区内的粮食产量与民生细节,不然连年终考核都过不了。
庸碌的官员在大唐王国内是没有前途的,但凡对自己的仕途有那么一点儿期待的人,都不会只在办公室里坐着看各种歌功颂德的汇报文件。
“是,下官明白了。”村长对这位执政官是非常尊敬的,尽管他曾经是郑国的一名官员,可在治理地方这件事情上,眼前的年轻人要比他专业的多。
旧官僚与新官员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双方在选拔体制与学习内容上就天差地别,在旧官僚们眼中,如今的唐国执政官们更像是吏,而不是官。
这些年纪轻轻的执政官们在学校里学习的都是非常机械化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手段:他们在如何借钱修路,如何增加土地产出,如何提升百姓幸福感等方面轻车熟路,属于那种肯做事的实干派。
他们驾驭百姓的手段简单粗暴:听话的就有实惠就有钱拿,不听话的就被抛弃,就只能看着别人变得富裕起来。
这一套理论加上迁徙外来拘谨忐忑的农户流民,就铸造了如今井然有序的大唐基层社会。
远道而来没有背景穷困潦倒的流民农户们只能听从这些唐国官员的安排才能获得安置,领到基本的生活物资,这让他们不得不服从命令。
然后因为服从命令,他们获得了好处,变得富裕起来——所以他们更加信服命令他们的官员,更加拥戴这个王国。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两三年的时间过去,在生活水平不断进步的大趋势下,百姓们也越发的依从唐国这套管理体系了。
因为对官员信任,所以百姓们几乎是无条件的配合官员的施政方针,在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的加持下,官员们的计划与决策执行下来的效果就变得更好。
因为对国家拥戴,所以百姓们甚至可以暂时放弃自己眼前的利益,选择信任自己的国家,等待国家给予他们的更好的承诺。
所以,当听说南部地区出现了灾害之后,北部地区才会立刻拿出海量的粮食物资支援自己的兄弟。
也正因为这些老百姓们认同了自己唐人的身份,才会在战争爆发之后,踊跃参军,一口气把唐国武装力量从几十万提升到了百万级别。
“北部的牧区今年的牛羊产量也提高了,所以价格应该会向下浮动,如果有结余,可以采购一些,改善一下大家的伙食。”执政官俯下身子,摸了摸饱满的谷物,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哪儿成啊,才吃饱了几天,怎么敢吃肉!”那村长听到年轻人的话之后一愣,然后赶紧摆手解释道:“大人,不如把结余发下去,让每家每户自己开销。”
“集体采购不是便宜吗?这样可以多分不少……”年轻人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意识到了什么,继而开口问道:“是我的想法有什么问题吗?”
“属下不敢妄议大人的决策,不过属下认为,这丰收的年景可不多见,如果不积累一些,恐怕如南部遭灾那样出了变故,百姓们可能会……”那村长赶紧解释道。
年轻人点了点头,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些过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