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抓住儿子的手,让陈柚将照片放好。
郭春雅给小石头看的是杨可琳下乡前的照片。
照片上继姐的笑容,在陈柚看来并不是十分真实,照片上的人看上去有些不习惯镜头。
她记得后来继姐又拍了张照片,要自然得多。
杨可琳带走的是后来拍的那张。
照片勾起陈柚的回忆,她对照片上的少女并不陌生。两个人朝夕相处多年,对彼此的脾性颇有了解。陈柚莫名想起杨可琳下乡前的那段日子,突兀的感觉,依然存在着。
杨可琳的行为变化,并没有突发事件的支撑。
并不是像陈柚一般经历了几年的下乡。
安安稳稳睡了一觉,或者胡乱发了一通脾气,杨可琳的行为、做法都跟之前产生了差距。那种区别已经达到不可忽视的地步。
即使杨可琳在报名下乡后,面对陈柚一如既往的瞧不上、厌烦,但那些好话也是杨可琳说出口的。
又或者一意孤行要下乡的杨可琳没有多大的变化,她依然一言不合就说出惹人不痛快的话,依然家里人都是对不起她的。
总不可能是芯子里换了一个人。
杨可琳下乡前,陈柚并没有多计较杨可琳的变化,当然她心里是茫然了段时间的。
所谓的不计较,是不去问杨可琳,不去质问她的变化。但在那些违和的事情发生时,陈柚依然有察觉,有记忆,有疑惑。
杨可琳去草原兵团后,这种变化就不再重要。
她在陈柚生活中的存在感减弱。
到了陈柚自己下乡的时候,杨可琳曾经的变化更是无关紧要。
纵然对这件事陈柚保持着疑惑,也不会占据她人生多长的时间,多久的思考。
在发现母亲赋予的“需要感恩杨可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陈柚很少认为自己跟继姐是有关的。
人的感情不应该用金钱衡量,在这个并不崇尚富有的时代里更是如此。
但是她跟杨可琳之间的感情,那是一文不值,稍微放在心里、那都是要亏本的事。半路来的姐姐,完全看不起她的姐姐,对是陈柚生命中的冗余。
此刻看见照片上的杨可琳,那种压在心底的奇怪,又重新冒出来。
抛开自身的感受,作为局外人来看,杨可琳的奇怪,也没多古怪。
她不是一个奇怪的人。是从“只为了自己,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到“只为了自己,也在意他人的眼光”,而已。
曾经不能够理解的变化,在成长之后,明白与己无关后,就完全不再重要。
两个人的人生,往后不会有多少交集。或许是回城后的走亲访友,但两个人的亲戚都不算是有多大的重合。
同辈的她们,并不会影响彼此未来的发展。
既不影响未来,生活又不重叠,杨可琳如何都跟陈柚没有多大的关系。
耳边是郭春雅对弟弟说大姐的大方,说大姐对他的在意。陈柚知道郭春雅是说给她听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郭春雅跟小石头说完了话,单独跟陈柚说,她跟可琳都是小石头的亲姐姐。听了这话,陈柚不明白郭春雅说出口的意义,“小石头出生的时候我知道,是从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我知道他是我的弟弟。”
陈柚回想自己与小石头的相处,她都没有把小孩子惹哭,也没有冷脸对这个小孩。
“妈你是想说我没给小石头庆祝周岁么?”
郭春雅说自己没有这个意思,她只是让小石头认一认家里的人,省得可琳回来的时候不认识。
“可琳是小石头的大姐,心里记挂着小石头,我说给小石头听是应该的。”
女儿的反问没让郭春雅慌乱,“我是你妈也是可琳的妈妈,你不要一听我提起可琳反应就这么大,当初还是可琳主动下乡……”
既然说到这个点,陈柚没有继续听下去的打算。
杨可琳主动下乡这个点,在陈柚下乡前郭春雅说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妈,我也下乡了。”
陈柚注视着郭春雅的双眼:“我并不是利益既得者。”
“你说这些无非是想要我记得她的好。”
时隔几年,郭春雅旧事重提,话还是那些话,话依然说给陈柚听,但是陈柚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可是、妈,我受到那些好了么?我到底有没有承了她的好?我下乡的时候十七岁,但是算实岁,都不满十六。政策上的下乡年纪是实岁,不是虚岁。你说她是主动下乡,可就算她是主动下乡,也不是替我、为我。一来你贬低了她的理想信念,二来你给我上了道德枷锁。”
陈柚没有在跟郭春雅说玩笑。
她的表情是严肃的,面上是没有笑容的。
郭春雅在此时感受到压迫感,她的手心甚至冒出虚汗。
“还是说,无论是你还是杨叔或者是杨可琳都默认,该下乡的那个人是我。”
“也对,我也不是第一天知道。那时候你们是不是还想着让我替她下乡?”陈柚说,“再说这个或许没有意义,但是我还是想问,如果她报名后不想去了,你会不会让我替她下乡,要是能够改名字的话?”
“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有意思么说这些。”
“多大的人了,还要说这样的话,给别人听笑话!”
在郭春雅说完后,陈柚没有立即回话,安静下来的屋子,听到了外头的声响。郭春雅懊恼地瞥过头,筒子楼里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反驳陈柚的时候太用力,引来了旁人的关注。正确的做法是换一张面孔,笑着开门面对屋外的人,可是郭春雅脚下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