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禹皇发问,一众朝廷重臣的目光也是朝着面前这位看起来身材有些消瘦,面色有些苍白的年轻人。
郭嘉抬脚上前,一言不发,先是对着禹皇行了一礼,随之又对着诸位朝臣微微拱手。
“陛下,自从八夷部落远遁漠北,我大禹败东淮,征南蛮,三方边境皆大胜一场,西境有悬剑关驻守,也可无一失。”
“而今,四方边境又起狼烟,其根源,在于淮南,正因淮王谋反,他们想借此时机,瓜分大禹。”
“大焱的三十万兵甲,直压悬剑关,他们的精锐部队必定会倾巢而出,届时西境的压力可想而知。”
郭嘉的话语一顿,赵长缨则是面色一凝,轻声道:“先生所言在理,可有何退敌之策?”
“倒也简单。”
郭嘉稍作沉吟,轻声道:“想要化解西境之危,关键在大漓。”
“大漓。”
宁凡的眸子中绽着一抹精芒,低声道:“远交近攻。”
“不错!”
郭嘉微微颔首,沉声道:“这一年来,大焱对大漓展开了一番猛烈的攻击,大漓北境的大片疆土沦陷,前线将士节节溃败,如今正是大漓反扑的最佳时机。”
“所以,草民建议,联合大漓,共抗大焱。”
“西和吴蜀,行远交近攻之策,牵制大焱国的各方力量。”
郭嘉的话音一落,沈黎率先点头,一脸赞赏道:“此策不错,远交近攻,若是有大漓和吴蜀的牵制,大焱的绝不敢全力攻我。”
“沈公所言极是。”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悬剑关不破。”
郭嘉的脸上也是露出一抹凝重,怅然道:“我们虽然得到消息,大焱出兵三十万,可实际有多少兵卒,却是一无所知。”
“况且,如今盛王殿下尚未赶至西境,若是在他归去之前告破……”
“西境危!”
郭嘉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郑宣在一旁嗤笑道:“一派胡言,我西境悬剑关乃是一道天堑,自从建成以来,从未告破。”
“他们区区三十万大军,便妄想破我大禹西境门户,无异于痴心妄想。”
郭嘉全然没有理会郑宣的嗤笑,反而一脸的平静之色,继续开口道:”至于东境之危,则是要简单的多。”
“我大禹东方边境线与东淮接壤百里,想要固若金汤,至少也要二十万大军镇守。”
“镇国公东境一战,剿灭了东淮二十余万主力,如今,他们再次出兵十余万,必定是倾巢而出,甚至动用了东海的驻军。”
“所以,这一战,东淮乃是赌上了国运。”
郭嘉的眸子中绽着一抹精芒,凝声道:“他们将十余兵马拉到边境,其国内必定空虚,而我军兵力尚且占据优势,若是我所料不错的话。”
“此次东淮出兵,并非真的有意攻我大禹,而是想要牵制我们的镇国军,东淮方面应是与淮王达成了某些协议。”
禹皇一脸的深沉之色,微微颔首,神色中猛然绽出一抹厉芒:“东淮国力势弱,又有瀛洲的牵制,他们能动用的兵力,十余万便是极限了。”
“与其被动防守,倒不如主动出击。”
“陛下圣明。”
郭嘉一脸认同的笑道:“只需派一支精骑攻入东淮腹地,以闪击战,骚扰战牵制东淮的主力,东境之危,自会化解。”
“甚至,东淮的边境将成为我军的后花园,自由出入。”
“不错!”
宁凡也是点头认同道:“黑冰台已经在东淮搭建起了十分完善的谍报机构,他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逃不过黑冰台的耳目。”
“父皇,儿臣提议,让岳飞率背嵬军东进,直袭东淮腹地,让平国公和越国公率十万镇国军奔赴东境战场,镇国公率剩下兵马留守京城,以防不测。”
禹皇稍作沉吟,眸光看向赵长缨一行:“你们几位有何看法?”
“回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
“臣附议!”
“陛下,此计是否有些凶险?”林秋石面色深沉,凝声开口:“一万大军入了东淮,便是一支孤军,一但被东淮的主力军围剿,怕是凶多吉少。”
“呵呵,左相大人无需担心。”宁凡轻笑一声道:“待两位国公的大军陈兵东境,东淮的主力绝不敢轻动。”
“况且,背嵬军不是谁想拿捏就能拿捏的,这一战,谁笑到最后,尚未可知。”
看到宁凡如此笃定的开口,林秋石也是不再言语,禹皇重重的点了点头,当即看向岳飞:“岳爱卿,朕封你为征东大将军,受将军印,命你即可率背嵬军直袭东淮。”
“臣遵旨!”
“切记,牵制为主,不可贪功冒进,此战不求大胜,只要能够将东淮的主力军牵制,便是大功一件。”
“诺!”
“平国公,越国公!”
“老臣在。”
“你们速提十万兵马,挥师东境,严防我大禹东境,不可放入一兵一卒。”
“老臣遵旨。”
禹皇的话音落下,宁凡突然补充道:“二位国公,我会派黑冰台的人向二位传递消息,若是发现东淮主力军回援,即可全军压境,敌退我进。”
“不给对方回援的机会。”
平国公和越国公相互对视一眼,眸子中绽着一抹精芒,重重的点了点头:“多谢殿下指点。”
三人又是相继离开大殿,郭嘉的目光落在赵长缨的身上:“国公大人,不知镇国军中,尚有多少兵马?”
“不足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