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将太子外派的道理,特别是雍城位于五岭以南,要越过穷山恶水,气候闷热又时有瘴气逼人,许多外派流官常常病逝途中。
那内侍抿了抿唇,小声道:“听说是冲撞了贤贵妃。”
太子妃百思不得其解,太子去南斗殿请安,哪里能冲撞的了身处后宫的贤贵妃?
更何况太子并不是莽撞的性子,三十好几的人了,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
她在府上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着丈夫回来。
一直到辰时末,太子妃终于等到了愁容满面的太子。
他一面进门一面敛眉深思,太子妃不敢打搅他,只为他斟了一杯茶。
许久,太子长叹一声,看向妻子道:“看来我们与贤贵妃之间,难以和睦了。”
此话一出,太子妃便知道,今日之事是贤贵妃先起争端。
她握住太子的手,轻声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可否与妾身谈论一二?”
太子反握过去,牵着她往里间去,待左右无人后,方对她将今早发生的事情徐徐道来。
原来太子早上去请安的时候,贤贵妃已经在里边了。
为人子自然要避嫌,太子便去偏殿等候。
待人走后,他才去向陛下请安。
孰料不过片刻,便有内侍来报,称贤贵妃腹痛不止。
建兴帝径直丢下太子,去到后宫看望贤贵妃。
太子为不失礼数,便在南斗殿等候。
等到建兴帝回来的时候,面色沉郁,对太子道:“雍城水患严峻,你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不如去雍城练练手?”
太子一顿,即便知道事情不是建兴帝说得那样简单——出去一趟回来便突然叫他去偏远地区治水,任谁也不会相信这两者间没有什么猫腻——但事已至此,不论心中作何想,太子面上只能应下这份差事。
太子妃听完,面有戚戚道:“山高水远,这一路凄苦,该怎么捱呀。”
太子虽然也对此不满,但到底是家中的支柱,便笑着对太子妃道:“我不过是去帮忙治水,就要怕苦,那居住在雍城的百姓又该如何?”
这话虽然带着些场面话的味道,但太子妃晓得太子的宽慰之意——虽是不毛之地,尚有雍城这样的聚居之所,只要小心行事,也不会出太大问题。
只是太子妃还是为自己的丈夫不甘,也不知道那贤贵妃做了什么,叫圣上情愿将唯一的儿子外派出去。
太子七月十五之前出发。
除却在府上收拾东西、联系那些一同前去治水的官员,太子又想到六月底,他有位小友曾向他行掮客事宜。
当时太子虽也为贤贵妃之事略有心焦,但到底还是觉得不妥,回绝了这件事。
他已经做了十四年太子,十四年高枕无忧、松懈行事。
现在想来,有一些权力还是握在自己手中更好,天家情分,总是说不清旦夕祸福的。
最终诸晴这尊“鼎”还是卖了出去。
只是买家最近有事,要很长一段时间不在闵都。
当然,若不是买家有这些麻烦事,也不会来买诸晴的鼎。
诸晴将从宫中传出的最后一封密信焚毁,道:“回个消息,叫她自己小心行事。事情已经完成了,她保全自身便好。”
“是,晴姐。”诸涪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太子离闵后,闵都里隐隐有人心浮动之感。
建兴帝一直在催促诸晴查穹王的事情。
尽管这个叔父现今退居后位,只求能颐养天年,但被他压制过的建兴帝显然并不想轻易放下。
更何况当年穹王如日中天时一手培养出来的孙辈,将昔日穹王的狂妄学了个遍,心中有了自己的考量,自然不愿与苟居。
七月下旬,诸玎背着穹王,与穹王从前几位“朋友”私会。
那条曾被烧毁的珠履道此后又被诸玎悄悄疏通、再用起来,这次的私会便是通过那些暗道来的。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
诸晴轻点手中的密信,笑道:“找一些实质的证据,好送给穹王一顶伙同外敌、谋权篡位的帽子。”
她想了想,又道:“放一件事出去吧,给穹王一脉加些筹码。最好能让他们急乱之下出什么差错了。”
“哪件事?”诸涪问道。
“司天监。”诸晴薄唇轻启,吐出了三个字。
连带着将一个不见天日半年的血淋淋冤案拔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