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盘点十大女诗人> 李冶(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李冶(终)(1 / 2)

不过,倒是也有些勇毅之士,看到有如此机会,打算前来长安。既然连天子都仓皇出逃,战事如此激烈,也未曾没有立功的机会。而且想必如今的唐玄宗李隆基也不敢下旨冤杀将军了。一将功成万骨枯,成与不成就看今朝。

“哥舒翰将军和高仙芝将军,你想投奔哪一个?”

洛阳的纨绔子弟们最近也不再游荡,反而组织起了人手:“只要他们肯收我,哪个将军都值得跟随。”

“我父兄说既然长安陷落,那洛阳只怕也有危险。”其中一个家中有点关系的贵族子弟小声道:“十年战乱呢。”

“我们不往前冲,就算成了流民,难道还能多活几年?既然打算要拼,那就别堕了志气。”

【从李冶的诗中,并没有记载动乱年代的诗。这些诗或许遗失,到现在我们知道她的诗也不过十八首。也或者她毕竟是在浙江一带,离战火还是比较远的。然而,见证世事变迁,唐朝由盛转衰,她对于世事和岁月的看法也多了感慨。

李冶的朋友很多。李冶交往的人既有方外高士,也有世俗之人。不过,他们的性情大都较为洒脱,而且喜欢悠游山林。而这期间因政事变动,李冶送别的朋友也很多。有的或许可以再见,有的却可能此生也不会再相见。

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这首诗就是李冶在乌程给任职校书郎的七兄所写。岁月蹉跎,你在那边清冷的地方供职,不知道你有多么寂寞。‘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被赞为五言之佳境。这情景描绘了目送七兄征帆的情景,而又有寒星伴随着车马而行。等你到大雷岸的时候,记得给我寄书信。这里用了鲍照给妹妹鲍令晖在大雷岸的时候,写了书信寄给妹妹的典故。

道意寄崔侍郎

莫漫恋浮名,应须薄宦情。百年齐旦暮,前事尽虚盈。

愁鬓行看白,童颜学未成。无过天竺国,依止古先生。

这首诗则是淡泊功名的送别诗,富含哲理。崔侍郎在玄宗时先是被杨国忠排挤,而后得玄宗赏识,开始发迹。等到肃宗即位,他又被罢免离开长安,在余杭太守的位置上,遇到了李冶。而李冶的这首劝谏诗,也被崔侍郎听在心里。他晚年不交世务,性格淡然。】

东晋

陶渊明正在自己开辟的田地上耕种,不过他实在不擅长种地。薄田里草盛豆苗稀,实在找不到几棵健壮点的农作物。听到她的这首诗,颇有知己之感。毕竟,他也是辞官归隐,选择了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若是李冶可以来此,倒是可以用薄酒招待一下。”陶渊明擦了擦汗水,笑道:“希望她不要嫌弃这里酒水味道淡。”

陶渊明在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熏陶下,曾经选择入世,最后还是出世隐居。而他不知道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的诗作。从此,归隐田园也成了士大夫在官场浮沉后的梦想之一。而李冶也熟读陶渊明的诗句,曾经还用山气日夕佳,跟朋友开过玩笑。

唐朝

宫中的李隆基紧急召见臣子,又命人招安禄山回长安。虽然安史之乱只提及了安禄山的名字,可是他麾下有一同立过战功被封了兵马使的史思明。天幕说自己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而后又下令致使哥舒翰被叛军杀死。那李隆基少不得也要封赏安慰一二。

若是谈及惩罚,李林甫已经死的不能再死,而且全族已经被杀。而杨国忠则还好端端的活着,那么就算他如何谄媚求饶,也改不了他必死的命运。只是,天幕还提及他纵情声色,这让他也很不自在。只是,杨贵妃在杨国忠死后已经是泣不成声,李隆基也不忍苛责。

“陛下,杨国忠既然已经伏诛,可杨氏一族尚且还未发落。”

李隆基心中一叹,这杨氏一族是他扶持起来跟朝野对抗的:“此事再议,先讨论如何面对未来的叛乱才是正事。”

本来还打算让陛下处置杨贵妃的言官,也忍不住哽了一下。陛下历数之前丞相的时候,并非不知道他们的才能,也并非不知道李林甫在任的时候排除异己。而如今杨国忠包括杨氏一族也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都已经听到天幕的批评了,众人却仍旧只能劝谏。

而被招来的自然还包括太子李亨。看到天幕所说,他心中不是没有波澜,但是在李隆基面前还是保持了一贯的谨慎和克制。毕竟,他如今也已经44岁了,太子当了17年,而这17年里屡屡跟李林甫和杨国忠明争暗斗。

这其中有没有李隆基的授意,李亨不敢揣测。毕竟他这位父皇曾经一日杀三子,其中包括曾经的太子李瑛。而父皇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的皇子寿王李琩,则被父皇夺走了妻子。自己能活到现在全靠谨慎,就连自己妻子家族被李林甫攻击,自己也是选择休妻保命。

高力士看到太子李亨在群臣讨论中并不插话,微微点头示意。如今,被天幕所说未来所激怒的李隆基,对于任何可能抢走他权力的人更不能容忍。这个时候,李亨所说的任何话都可能被李隆基看做是想要争权的举动。

“安禄山那边还没传回消息?”

高力士恭敬回禀:“还未收到回信。”

李隆基如今已经准备安排军队,维护长安,可是目前也不知道安禄山到底反了没有。如同一座火山就在身旁,一旦喷发起来,便是天崩地裂。

【而后,在经历肃宗、代宗两朝,李冶被代宗招至长安。此时的她已经年迈,得到唐代宗圣旨,也只能应命北上。临别前,她作诗一首,内心未尝没有惶恐之感。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