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明君也非完人。正是如此,有史书为凭,交由后人评断功过,也可让君王有所顾忌。”
毕竟,李世民也担心,当年逼宫之举留下何种记录。唐太宗欲看起居录之事,不仅被起居郎拒绝。也有臣子朱子奢上奏:“君主无过失,虽见无嫌,但以此开后事史官之祸,实为可惧。”
本来史官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就是为了让皇帝自我约束,并且让后世可以知兴衰。为了名声好看,想有作为的君主也会克制欲望,自我约束。
“不过,天幕都说篡改实录,遗臭万年了。恐怕以后再修饰美化,为君王者都要仔细掂量下了。”
“人力所限,我们所著史书,也不知会有多少纰漏。还是多加索引,以注来源。”
“后人所得,总不如当世详实。也只能竭尽所能。”
唐朝
刚看到天幕直到诗作,武平一都深感安慰:“她恢复昭容品阶而葬,又有文稿收录传世,想必后世也能记住上官昭容。”
而武平一听到婉儿在史书上如此评价,只觉得惊天霹雳。唐隆之变发生时,韦后也扶持了幼帝,之后少帝退位给了唐睿宗李旦。而在唐隆之变中,婉儿和韦后等人一起被杀,李隆基称为误杀。镇国太平公主多次向唐睿宗求死后哀荣。
武平一怒气冲冲:“还说什么她和韦后是一党。她都以死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还要怎么谏言?难道世事可以这样歪曲吗?”
恍然间,他突然明白,正是因为上官婉儿忠君,又无过错。所以有意杀了她的李隆基,为了身后名,尽力描补,将她的死变作死有余辜。不然,唐睿宗在位,上官婉儿是忠臣枉死。而后,上官婉儿就变成死有余辜?
而安乐公主的丈夫是武三思的儿子。两派因为废立太子李重俊,闹得沸沸扬扬。上官婉儿都死谏,阻止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还和武三思和和睦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