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的这个电话联系,我感谢大家,也请大家留意一下,特别是在马路边乞讨的小孩!”
说到这里的时候,田文军抽了抽鼻子,想到自己的儿子,有可能遭遇的可怕的事情,他就忍不住了。
想了想,他又说:“还有,如果有人买了我儿子,他吃桃子过敏,千万不要给他吃桃子!”
这一段,他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过度的情绪化,也没有哭着喊着。
可是赵钟的眼睛却死死地顶着大银幕上,因为他看到了田文军,感受到了他那表演当中的细微的情感流露。能读懂田文军那面无表情的背后隐藏着的那种绝望和焦急!
他怎么可能不绝望?可是他不能,因为他要把话说清楚,他还要找儿子。
他不能崩溃啊!
他在网络上发布悬赏寻找儿子。
可是得来的却是
“喂,你见过我儿子吗?”
“你想知道的话,先把钱汇过来!”
“你先给我说说,要是的话,我一定汇!”
“不行,你先汇钱!”
“我总得先看看吧?”
电话直接被挂断了。
从这里开始大银幕里就开始展现出那一幕幕令人窒息的残忍…
一个孩子被拐走,绝望中倾尽全力去寻找自己孩子的人,竟然一次次被人骗着,那些电话,那些网上的信息,所有人性中最丑恶,肮脏,阴暗的气息扑面而来。
座位上的观众,渐渐地,感觉胸口一阵压抑,好像被什么巨大而灰暗的东西笼罩一样,动弹不得。
为什么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往往很难卖座,就是因为,这类的题材,往往展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实在太压抑,太绝望了。
我们很难想象,人怎么能坏到这个地步?
可是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比如赵钟,比如孙斌等人才知道,这都是真的。
田文军开始踏上了寻子之路。
他整个人仿佛被抽掉了灵魂,早不复此前的模样。
他走街串巷,到处去发寻人启事,去发重金悬赏。
可是一切都石沉大海。
他得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骗子的电话。
可是哪怕是这样,他也依然每个电话,都接起来,耐心地和对方说着,然而每一次,每一次,都是失望。
那些人只是为了骗钱,他们根本没用田鹏的消息。
时间转眼间就过了一年,一年的时间,田文军是怎么度过的,电影并没有交代,可是影院内的观众却可以想象!
田文军找到了一个叫“油头”的地方。
只是此时此刻的田文军,和之前完全判若两人,头发变长了,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好几岁。
一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在前面带路。
“找孩子不容易啊,没有缘分呐,很难找的,田大哥,我理解你,当爸的心情,急!这小孩啊,我在附近,这几个小区,找遍了。后来发现他在幼儿园门口,真的有点像。”
他进入了一栋老楼。
田文军警惕地四处张望,但是还是跟着对方。
楼道里没有灯,很黑。
那个人蓦然转头:“不着急,不着急啊。”
然后他走进房间,喊道:“鹏鹏,鹏鹏,看谁来了?”
镜头当中,真的有一个孩子,他转过头来看向田文军。
田文军当下就失望地摇头:“这不是我儿子!”
而那个人却对那孩子说:“叫爸!”
那孩子竟然真的冲着田文军喊:“爸!”
“嘿嘿,他叫你爸!”那个人嘿嘿一笑道。
“我儿子我还不认识?”田文军回到。
结果那人却站起身来走到田文军边上,指着孩子说:“大哥,你看,多像你啊!就,把他带走”
就在观众都以为这是个人贩子,或者骗子的时候。
那个人却突然带着哭腔抓住田文军的胳膊道:“大哥,大哥,我求你,我养不起这小孩,你把他带走把,大哥!”
人性的丑陋在这一刻展露无疑!
有的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命,可是有的人像这个人一样,却视孩子如累赘,恨不得把孩子送走。
只是哪怕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首映礼,但是《亲爱的》依然不可能真的低调。
当然和其他电影相比,《亲爱的》的首映礼却显得比较庄重,并没有什么欢声笑语,很多到场的明星艺人,社会名流,以及影评人,媒体,影迷等等,也都显得比较沉默。
因为这个题材,的确不适合嘻嘻哈哈。
不过,《亲爱的》还没有上映,就真的帮助孙斌寻找到了走失十三年的儿子,却是已经足够证明,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影片,真的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
如当初的《我不是药神》,《素媛》等等,都是如此。
时间很快地来到了五月三十一日。
如果在这个首映礼上,搞的声势浩大,搞的气氛热烈,那反而才是大问题!
《亲爱的》是打拐题材电影,本身这就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
《亲爱的》的首映礼在京举行。
不过,这一次,却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显得有些低调。
孙斌的儿子的照片被许多影迷网友自发转发,再到于明偶然发现照片很熟悉,几番周折之下,终于让十三年寻子路以大团圆告终。
孙斌父子相认的事情,可以说为《亲爱的》增添了又一波话题热度。
虽然孙斌寻找到走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