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城》的口碑很好,这一点李易并不觉得奇怪。
因为《一刀倾城》虽然电影并没有侧重维新变法等的内容,可以说电影的故事脉络其实非常简单,真正的化繁为简。
就是很简单的,王五,谭嗣同,袁世凯三人一起进京,然后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
谭嗣同以身许志,他对王五和袁世凯都无比的信任,结果却遭遇袁世凯的背刺和出卖,然后谭嗣同慷慨就义,而王五为谭嗣同报仇。
可以说这就是整部电影的故事主线。
其实也有一些人觉得,故事的剧情是不是有些太单薄了?
但是却不妨碍这部电影在大众影评网上获得了超过85分的评分,虽然说这个评分在李易的众多电影当中不算多高,但是在武侠电影里面,却绝对绝对不算低了。
当然,这些口碑也好评分也罢,目前只是小部分的影评人媒体人给出的评分,具体是否能和观众达成一致,还是需要看后续。
很快地,《一刀倾城》就开始扩大点映。
从最初的10场媒体和影评人专场,扩大到全国范围内的百场点映。
而让很多人意外的是,《一刀倾城》在扩大点映之后,口碑不止没有因为观影人数增加而下降,反而还有所上升。
“王五不是我们熟悉的那种来去飘飘的侠客,他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电影不止有男人的侠骨也有男人的柔肠,点到即止的儿女情,台词更是处处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
“突然知道为什么现在很多武侠片我们看不下去了,因为不够真!《一刀倾城》虽然有艺术加工,把历史人物武侠化,但是却依然秉承着一种现实的逻辑。
比如哪怕是英雄如王五,也需要为钱烦恼,他需要打铁营生,这一点是很难得的,我们过去看那些个门派的武林人物,特么的一个个没钱就劫富济贫,一股子浓浓的仇富的心思,可是《一刀倾城》真没有!”
“《一刀倾城》有豪侠,有英雄,有小人,也有美人,你要的这里全都有,那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等等,等等的评论,也让这部电影在正式上映的时候,迸发出更强大的能量。
其实国人不是不爱看武侠片了,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就好比每个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想,只不过因为现实磨去了棱角,让梦想仅仅止于梦想!
《一刀倾城》的无疑开始成功了,按照影评人的话说,那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应该是整个华国影坛都喜闻乐见的,包括竞争对手们,因为这部电影,让没落的武侠,似乎又找到了一条适合这个时代的道路。
而关于《一刀倾城》的解读自然也不会少,特别是关于里面的台词,里面的人物。
刘飞就特意为王五写了一篇解读影评。
“老刘我一直都有一个武侠梦,小时候,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就是我爷爷给我用木头削成的一把木剑!
相信很多男孩子小时候都有过类似的玩具,那个时候,可以说我们看的电影,电视剧,最喜欢的必然是武侠,因为里面有可以踏雪无痕的武林高手,有潇洒不羁的江湖浪子,这些都是我们儿时的偶像。
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们,他们开始不玩这些东西了,他们开始喜欢的是一些外国的超级英雄,武侠什么的,似乎也已经没有了概念。
还记得,当年上课偷看的,男孩子几乎都是武侠小说,可是如今呢?
武侠没落至此,早已经被遗忘,原来我们华国的最特别的武侠文化,竟然已经渐渐地消失。
对于《一刀倾城》其实最初的时候,也有些迟疑,哪怕我个人是狗导演的铁杆粉丝,可是武侠,这个题材,真的没落的太久了。
可以说《一刀倾城》完全是在做逆主流的事情。
然而结果却让我不得不感叹,果然,狗导演还是狗导演,他剑锋一转,开始转向了历史武侠!
历史武侠,是我个人的定义,说的就是那种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背景的武侠,事实上,这类的武侠,并不讨喜。
我们曾经喜欢的武侠都是什么样的武侠,架空的,我们会发现很多有名的武侠小说,几乎里面朝廷官府朝代,都并不清晰明了。
但是如今这样的武侠却不再受大家喜欢,为什么?
因为这有悖于现实,背离的太多了。
我们以前看武侠,小时候,我们不需要为金钱为生计而奔波,所以我们对那些江湖人士,没有营生,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
可是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社会,我们开始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我们已经知道,只有江湖规矩,没有律法的江湖,是虚假的,是我们无法填补的逻辑bug!
所以,我们连做梦都不会去梦见成为那样的武侠人物。
言归正传,来说说《一刀倾城》的人物,其实整部影片里面,真正能够被称得上是江湖人的,只有大刀王五!
谭嗣同我们敬佩,但是却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成为这样的人。
按照一个比较狭隘的说法,那就是,这样的人,太苦,这样的人,太天真,太傻!
相比之下,王五才真正做到了,一怒拔刀,快意恩仇!
影片的主要讲的是清末维新变法时期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主人公大家也应该很熟悉,就是如雷贯耳的“大刀王五”。《一刀倾城》虽然是在“戊戌变法”正史基础上演绎的一段武侠故事,但编剧着实不俗,不同于一般武侠的恩怨情仇,历史的厚重感使影片展现出一种时代的波澜壮阔,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悲壮动人的故事更是看得人热血沸腾。下面通过历史与电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