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红楼]春绾晴黛> 春绾晴黛第三十六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春绾晴黛第三十六回(2 / 2)

解的内容,就先下死功夫背诵下来,暂时不能理解的,就先摘录下来,等下次面见王君效的时候再求教。没有足够扎实的医理基础,王君效是不会轻易教她针灸的。

而今林姑娘给她买的七枝鹅毛笔都已经用秃噜毛了,她能背下的典籍内容也越来越多。

到了下晌,太阳正大的时候,看字晃眼睛,晴雯才放下医书,哈欠连连地翻开针黹盒,给宝玉做足衣。

忽然麝月才绛芸轩过来,喜滋滋地说:“方才宫里有太监来降旨,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永安宫尚书,加封贤太妃。平姐姐让我们这些看屋子的,也都去领赏。”

“什么?”晴雯震惊不已,没留神一针戳到了指头上,“怎么是贤太妃?大小姐不是在凤藻宫做女史,怎么会到永安宫去了?”

麝月也不知情,急急忙忙出门讨赏去了。

这么大的事,怎么跟前世的情形走了样?她记得上辈子元春封妃的消息传来,是在冬天政老爷的生日宴上。怎么如今才三月元春就封妃了,而且封的不是贤德妃,而是贤太妃,这也太奇怪了。

在晴雯诧异的当下,贾母已经按品大妆,领着太太们进宫谢恩去了。

贾政得知女儿晋升太妃之位,皆因太子拟诏书时笔误的内情,谢过宣隆帝、圣寿上皇,又需要往东宫去谢那个素未谋面的太子,不巧太子去皇陵勘察巡检地宫了。只得留下叩谢隆恩的折子,便携贾母及诸女眷回府了。

虽然贾元春成为了从一品的贤太妃,与贾府一直仰赖的甄太妃平起平坐了。但贾府上下在欣然得意之余,也有不免多了几重顾虑。

元春相对于宣隆帝的新妃而言,她的年纪算大了,可对于圣寿上皇的老妃而言,她就像鲜花一样娇艳。

偏偏圣寿上皇年过花甲,在失去了大部分权柄后,无所追求。更想在后宫一振雄风,妄图给他的皇帝儿子,再添两个皇弟出来示威抖狠。起先是风韵犹存的甄太妃承担这个使命。而今的元春早就盖过了甄太妃的风头,封太妃不到半月,元春就已经椒房专宠了。

原本元春入宫前就做好了准备,将来要伺候一个比自己父亲年纪差不多的男人做丈夫。而今阴差阳错,她甚至要伺候一个年纪能够当她祖父的男人做丈夫。

然而元春的满腹委屈,对于贾府而言,根本不值一提,眼下最要紧的事,是尽快厘清与甄家、甄太妃的关系。

是联盟还是争宠,是个令人头疼难以把握的问题。即便贾府想要让步,和平相处,甄家未必肯接受,也很难接受。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太子的这一遭釜底抽薪,祸水东引,可是打了甄、贾两家措手不及。

连日来的好天气,到三月初八这天就飘起蒙蒙细雨来,薛宝钗一大清早就华服靓妆,带着莺儿乘轿进宫待选,薛蟠骑马随轿一路护送。

车马行到兴隆街时,正与北静王绵长红艳的迎亲队伍遇了个正着。

薛宝钗从前听宝玉形容北静王,全是溢美之词,不由撩开轿窗纱帘,悄悄窥望那个白马金鞍的新郎官。

但见北静王冠插金簪,顶垂朱缨,身着赤色圆领织金蟠龙袍,花簪两鬓,红绫披肩,身姿款段相当俊美。他鼻梁挺拔,眉眼含笑,眸中泛着温润的谦光,显得人风流俊逸,卓尔不群。

宝钗紧闭的双唇蓦然张开,仿佛死去的义忠王世子,又假渡了他人皮囊,重生在自己面前。

直到迎亲的队伍徐徐过去,那一抹红艳的身影展眼无踪,她才放下帘子,犹自心悸。

她闭眼定了定神,安慰自己,论相貌才学权势地位,太子必胜过北静王千百倍。只要自己把握好机会,成为公主伴读,进而得太子垂爱,就一定能青云直上,夙愿得偿。

务农靠天吃饭,俯仰随人。行商凭智生财,成己成物。多有发家的沈万三,少有登天的田舍翁,商人亦能读书明理,治国辅民,凭什么要低人一等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