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十位大臣被刘备下狱,刘备的王驾亦开始启程回成都。
正如刘备之前对诸葛亮所说:「将一些蛀虫清除后,他才好入城。」
而当刘备的浩大王驾队伍进入成都城中之后,那数十位大臣被下狱的消息,亦开始以极快的速度传遍整座成都城。
那数十位大臣之中最负盛名的周群,不仅家族是巴西豪族郡望,就连他本人的名声在一众益州名士中亦是翘楚。
从其在益州担任的官职,就可以看出他在益州一地的名声有多高。
儒林校尉,几乎可以说周群便是益州一地士林中的领袖人物。
而那数十位大臣中,除了少数荆州系与东州系的臣子之外,大多都是益州本地的士族才俊。
刘备一下子将这样子的数十位大臣下狱,无疑等于给了成都中的益州派官员一个重击。
这个消息传播开后,在成都城的政治圈子中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自今日见过糜旸之后,谯周在回到府中后,就一直闭门不出。
而他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只能发出一阵重重的叹息:「周文养士,以少取多;勾践恤才,以弱毙强。」
「今汉中王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会是益州的福气吗?」
在发出这声叹息之后,谯周立马写起了一封辞表。
这封辞表是当诸葛亮的征辟到来后,他要呈于诸葛亮的。
许多成都城中的益州派的官员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人心惶惶,犹如当年刘备初入主益州时一样。
但同时这个消息也带给了他们极大的警示。
以周群这样深厚的人望,这样在益州士子中崇高的地位,犯了《蜀科》法律,都被下狱论罪。
那他们将来要是同样犯罪,势必也不能幸免。
在这样的警示之下,许多益州官员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慑。
这种效果,正是刘备所期望看到的。
也许许多益州官员对刘备突然下狱周群,及数十位益州大臣之举会有所微词。
但在这两年中,刘备接连取得了汉中之战与荆州之战的胜利。
在有着这两场大胜的加持下,刘备的威望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这时没有人敢出来逆汉中王刘备锋芒。
甚至在见到刘备今日的所为后,成都城中的许多官员心中都浮现了一个猜测:
汉中之战的获胜,为大王建立了称王的资本。
如今荆州之战再度取得大胜,他下一步会是什么呢?
一步之遥,天下至尊!
在刘备迈上王驾启程回王都之时,他便将糜旸召上他的王驾之中陪侍。
对于陪侍这一点,糜旸很是熟悉。
他年少时便被刘备带在身边亲自教养,而相应的,糜旸亦成为了刘备身边的一个小侍者。
糜旸在进入王驾中后,他便熟练的从怀中掏出火源引燃。
而后糜旸用火源点燃王驾中熏笼里的檀木,在檀木开始燃烧之后,澹澹香味就开始弥漫在王驾之中。
….
随后他又用火源点燃了王驾中的炭炉,在炭炉点燃之后,没一会,宽敞的王驾之中便感受到丝丝暖意。
最后糜旸端起王桉上的一壶茶汤,放在炭炉之上加热。
刘备平日中并不怎么喜欢饮酒,所以在他的王驾之中,常备的是茶汤。
在完成这些之后,糜旸就静静的跪坐在刘备对面。
糜旸身长近八尺,而刘备身长七尺五寸。
因此当糜旸跪坐刘备身前后,刘备发现他印象中的那个懵懂少年郎,竟然比
他还高了。
世事变化的真快呀。
还记得当年身高只到他腰间的糜旸,随他四处周转征讨益州。
那时每当他夜晚处理政务之时,糜旸便会如今日一般,为其点燃熏香炭炉,而后就乖巧的坐在一旁,看着他处理政务。
而在他处理完政务之后,亦会时不时提点糜旸几句。
只是那样的时日,随着糜旸年岁渐长以及他身份的日益尊贵,已经越来越少。
转眼之间,当年那个对世事充满好奇的少年郎,已经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将军,甚至都已经成家。
刘备这时想起了当日他离开襄阳之时,看到的关羽头上的白发。
王驾之中虽没有铜镜,但刘备每日起床梳洗之时,他手中总会沾染些许掉落的白发。
韶华易逝,这一点纵是当世英雄亦无法避免。
刘备看着眼前充满生机朝气的糜旸,他就好像看到了他当初年轻时的样子。
在注视糜旸一会后,刘备看向糜旸问道:
「孤以前曾教导过你,执政以缓为要,那你可知道孤今日为何要着急,在众臣面前惩治周群及一干罪臣。」
面对这明显是考教的言语,糜旸的神色一下慎重起来。
以前他随侍在刘备身旁时,刘备在处理政务的闲暇之时,亦时常会考教他。
他若是答对了那自然是美食伺候,但要是答错了,少不得要挨几下板子。
在思考一番后,糜旸对着刘备一拜答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执政不能急切,应以缓为要。」
「然救民当以急,且久则生变。」
「周群等逆臣仰仗家势名望,残害百姓,百姓想来苦彼等久矣。」
「又彼等乃益州本地大族,彼等势力在益州中盘根错节。」
「当此时,大王以雷霆之势惩治彼等,一可宣示大王爱民之心,稳定益州民心,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