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石器,或者说,刻字的石板。
石板上的字迹即便过去六千年仍旧清晰可见,就是一个字都不认识。
那上面的字都不能称之为字,更像画。
一名外表至少一百岁的女士道:“这应该是图画文字,一种介于图画与象形文字之间的过渡文字,非常少见,全世界发现的图画文字加起来都没超过十处。”
其余人看了眼满室的石板,这可一点都不少见。
不过字最多的....众人看了眼这一层墓室最中间的巨大石棺,也是这座墓室唯一一座棺。
石棺上的字才叫真多,密密麻麻,没有任何空白。
不过也只能看,在发现这一层时便有考古人员扑向那座石棺,然后被不知道怎么带了一把木仓进来的风神教代表砰的崩了,算算时间,现在应该在黄泉九幽落好户了。
虽然风神教前任代表已经被抓走,风神教对自己的代表被抓走没表示任何异议,只是派了个新代表,但谁也不能保证,有人靠近那座石棺时她会不会不知道从哪掏出一把木仓。
“这上面写得什么?”
“不知道。”女士道。“我也是第一次在我国见到这种文字。”
图画文字很难破译,但文字从未断绝过传承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去翻历史文献,扣出不同时代的文字,然后进行对比,追溯每个字能找到的最遥远的象形文字模样,然后与图画文字进行比较,准确率能达到九成。
前提是已发现的远古象形文字足够多,这在瀛洲显然不现实。
瀛洲是短生种大洲,不可能像其它大洲一样,发现一份远古文献,不认识,那就去抓一只从远古活下来的长生种进行无障碍朗读。
瀛洲大洲唯一的远古土著长生种就在那座石棺里躺着呢。
因此考古队花了足足一年才破译出一块石板上的文字。
这块石板上的字是最少的,完成那一刻,专家将每个字翻译出来的意思连起来看了一遍,然后沉默了。
“怎么了?翻译错误了吗?”
弟子与同伴们纷纷问。
专家一脸一言难尽:“没有错误,就是内容有点离谱。”
“上面说什么了?”
“上面介绍了风神与太阳女神相遇并分享食物。”专家表情愈发一言难尽。
“很正常的陌生人相遇模式,你怎么这个表情?”
“她俩分享的食物是人。”专家一脸牙疼。“她俩吃了一个人,或者说一部分生吃一部分烤熟的吃了个人,风神还点评说肉质筋道有嚼劲,就是没放血,生吃的时候有种说不出的怪味,很像金锈蚀的味道,但烤熟后就没这种味道了,吃起来更有滋味。”
至少两个人冲了出去。
“呕.....”
白发女士道:“反应那么大做什么?那是远古蛮荒时代,风神终究是人,不是神,你们难道觉得她做为一个凡人,能超脱时代,在所有人都吃人的情况下不吃人?”
专家看了眼白发女士。“你还挺豁达的,但她不是你们的神吗?”不会觉得信仰破灭吗?
白发女士答:“我们视她为风神教的神与我们清楚她的本质上是一个凡人并不冲突,剩下的内容呢,这上面至少五百字,不会就这么一点内容,继续念。”
专家继续念了起来。
“我看到了部落里的石,她已经很老了,老得谁都记不住,更分不清谁是谁——这应该是老年痴呆症,不过远古时代居然有人能活到老年痴呆,也是猛人——我看着她,突然发现自己想不起母亲长什么样了,现在只是想不起她长什么模样,以后会不会也不记得她了?我告诉拂晓此事,拂晓跟我说,要不试着将记忆写下来,就像她怕记不住部落每年收获了多少粮食,猎到多少猎物,出生多少人,死去多少人时,便会将这些都刻画在石头上。我觉得是个好办法,便凿了一块石。最初,我生在遥远的东边,大河的下游,太阳落下的土地上,我的母亲生了双生子——风神真的有双生姐妹,我还以为那是神话瞎编的。”
白发女士道:“神话也不是空穴来风。”
专家委婉道:“风神在神话里给自己添了两位数的养爹,三位数的亲爹。”
有这豪迈的案例在,谁敢信神话里说生了双生子就真的生了一对双生子?
另一名专家赞同道:“是啊,神话里还有一些一次生了百子千子的呢,比如太阳女神,神话传说里,她可是有一千个孩子。”
一个人生了一千个崽,那科学吗?
一点都不科学,但神话。
“七假三真,七分假也不是纯粹的假,而是扭曲细节,错乱时间,继续。”
“二十春秋后,屏翳长大了,我却还是婴孩模样,不论是采集还是狩猎,我都做不到,只能靠别人带回食物。大家都不喜欢我,我能理解,幼崽都会有长大反哺族人的一天,因此族人都愿意照顾幼崽,与幼崽分享食物。但我不一样,族人看不到我反哺的一日,我也看不到。”
“...母亲死了,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死亡,不知为何,这一次我感觉非常难受,屏翳说以后会照顾我,我说,你也会死去的那一日,你死之后呢?屏翳沉默很久后说,那在我死亡的时候,你和我一起死亡吧。”专家顿了顿,虽然姐妹俩讨论的是死亡话题,屏翳也大概是想在死的时候杀了风神,却一点不给人恐怖的感觉,只有浓郁的悲伤无奈。
返祖给了风神长生种的寿命,也给了她比亲人更多的悲伤。
“屏翳快死了,但她说她改主意了,不想杀我,让我离开部落,她说我和母亲死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我长得更高了,没以前那么孱弱。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