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桑钱氏按照桑景云的提议,去附近买了一个铜板的豆腐。
乡下的豆腐较为便宜,足足有两碗。
她做了一碗番薯叶烧豆腐,又煮了一锅海带豆腐汤,还煮了干饭,并蒸了一些南瓜。
家里没有味精,调味料只有盐和酱油,那酱油还不是后世自带鲜味的生抽,菜肴的味道,自然极为普通。
那豆腐,还带着股淡淡的酸味儿。
但桑景云饿得很了,倒也吃了不少,桑景丽更是在往碗里舀了一些海带豆腐汤后,不停扒饭。
吃过饭天已经黑了,桑钱氏点了一盏油灯放在八仙桌上,烧了些热水供家里人洗漱。
桑学文晚饭前犯病被关了起来,堂屋里很安静,桑景云也就拿出报纸,坐在桌边看。
洪掌柜就是个普通商人,他看的报纸并不深奥,一份是主要刊登时事新闻的《上海日报》,还有一份是以刊登小说为主的《新小说报》。
1902年,某位大人物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了一篇文章,提出“新一国之民,先新小说”,他觉得小说能感染读者,对民众的影响力,超过诗歌之类的文体,而正是他的这篇文章,让晚清小说创作,迎来巅峰时刻。
《新小说报》,就是赶着这风潮,应运而生的。
这报纸每周一份,上面多是迎合普通人趣味,用来消闲消遣的世俗小说,被某些文人不齿,但大众却对它极为推崇。
在桑景云看来,这就是民国版的“网文”,跟她这个网文作者,也算是“专业”对口。
桑景云简单看了看,发现此时的小说种类很多,她就在报纸上,看到了侦探小说、武侠小说,和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
这些小说有短篇的,也有长篇连载的,它们竖着排版,标点很少,写法和用词更是跟现代网文大不一样。
总而言之,就是比较难读。
桑景云阅读文字的速度很快,她先大致看了看报纸,又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桑景英与桑景雄见状,也拿了报纸,仔细阅读。
桑景英什么都看,年幼些的桑景雄却对那些较长的故事没兴趣,专挑比较短的看。
三人正看着,桑钱氏将桑学文放了出来。
桑钱氏已有了经验,知晓桑学文每次犯病大约要多少时间,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会把桑学文放出来。
那屋子黑漆漆一片,总不能让桑学文一直在里头待着。
桑学文顶着些稻草叶子从屋里出来。
他每次发作,都会难受得在地上打滚。
桑钱氏心疼儿子,便抱了些稻草放在他屋里,让他难受的时候,在稻草上打滚,如此一来,免不得沾上稻草叶子。
桑学文是个爱干净的,他先去了外面,打井水简单冲洗一番,这才回屋吃饭。
白饭已经吃完,只剩下锅巴和蒸南瓜,他也不嫌弃,狼吞虎咽起来。
期间,他时不时看一眼在一张八仙桌边坐着的儿女,等对上儿女的目光,又低下头躲闪开。
桑景云这段时间,只要有机会,就会跟桑学文说话,想法子勾起桑学文的愧疚心,让他安分一些。
但此刻,两个弟弟在安静读报,她也忙着看报纸,就没跟桑学文说话。
四人看了一会儿,桑景云就哈欠连天,她怕自己的身体受不住,率先回房睡觉。
这次她睡了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上的酸疼好了很多。
因身体状态好,她走得极快,约摸七点,就到了洪兴纸号门口。
洪掌柜还没来,但铺子里的学徒已经将门打开,想找她写信的人,也已经在排队。
桑景云擦去头上汗水,喝了点水,便开始动笔写信,刚写完一封,就见洪掌柜领着洪旭来了。
早上人多,桑景云笑着看向洪旭:“阿旭,你要不要试着帮人写信。”
这年头没有电子产品,孩子能干的事情少,帮人写信好歹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洪旭是愿意干的。
但他有些担忧:“我若是写错了,该如何是好?”
桑景云道:“错了便重写,最多浪费点笔墨。”
洪旭听桑景云这么说,放下心来,学着桑景英问一个在排队的人:“你要写什么?”
洪旭身高不过一米三,瞧着一团稚气,但来找他们写信的人很恭敬:“小先生,你帮我写个信,就说我在这边过得很好,让他们别担心。”
洪旭看了这人一眼,见这人衣衫褴褛,佝偻着身子,身上还有干辛苦活留下的细小伤口,一点都看不出过得好。
但人家都这么说了,洪旭便趴在桌子上开写。
他一边写一边念,写得很慢,写完了,还让桑景云帮着看。
桑景云看过,发现因着是边听边写,这封信有些重复赘述,但意思很好理解,问题不大。
桑景云给予肯定:“洪旭,你写得很好!”
洪旭眼里的高兴,仿佛就要溢出来。
民国时期,上海周边农村人口极多,土地严重不足,出现了大量没有土地的人。
底层民众,甚至到了亲人过世后,没有土地下葬,只能将棺木露天放置的程度。
这些人,很多都来到上海做工,眼前这个找洪旭写信的人,便是如此。
他们一般一群人一起出来打工,赚到钱后,就安排人回去送信送钱,今日来写信的,有好几个是他的同乡。
等洪旭写完,这人连连道谢:“小先生,谢谢你。”
洪旭被人叫“小先生”,很是得意,两条腿又晃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