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找齐,但张驰教授发表过几十篇论文,不太容易在短时间内找齐,而且就算找全了……”
他没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时间有限,只有两天,几十篇论文就算全找到了,你俩能看得过来吗?能分析出什么来?
“最好能在今天之内找齐,能找到多少就给我们多少,可以吗?”
“没问题,我这就安排。”卫元甫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把一群行政老师与年轻教授、讲师们全从温暖的被窝里叫醒,进行工作安排。
秦克看得出来卫元甫确实是全力相助,不由感激道:“谢谢卫主任,我们还要拿到陈学长的电脑。”
“没问题。陈立成的笔记本电脑也在我的办公室,原本设有密码,他之前配合审查的时候已写下来了,我待会一并给你。”
“陈学长的笔记本电脑有没有谁动过?”
“只有协助审查此事的计算机系崔教授和吴教授接触过,而且全程操作都有人在旁边拍摄录像,不会有动手脚的可能。”
秦克默默点头,又问道:“陈学长的笔记本电脑,安装了什么操作系统?”
“应该是青柠操作系统。”
秦克与宁青筠对视一眼,信心又多了两分。
论起对青柠操作系统的熟悉,天下间谁能及得上他们两个?
……
回到宿舍,匆匆冲个了热水澡、洗漱了一番,换上干净的衣服,秦克和宁青筠便来到了数学系。这次为了争取时间,两人都顾不上学校里不能随便开车的规定了,直接开着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冒着风雪前行。
在数学系的主任办公室,两人几口吃罢准备好的早餐,先翻看了陈立成、苏永峰、张驰三人的不同证词,大概对事件的细节有了印象,才接过两份论文的复印件,认真地翻阅起来。
“这是有关拓扑循环同调的论文?”宁青筠惊讶道。
拓扑循环同调方法是三十多年前由菲奖大老康尼斯首次提出,经过十几个国外知名数学家的研究与发展,在研究数域、局部域、以及上面的代数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代数k理论的首选计算工具。
只是国内对于拓扑循环同调的研究并不多,宁青筠曾在恩师田剑兰的教授指导下,翻阅海量国外文献时才有些印象,对此也了解不是很深。
拥有系统提供的大师级数学等级知识的秦克,对拓扑循环同调了解就极为深入了,论文主要探讨的是拓扑循环同调上otivic滤子的结构,还提出了一种名为“下沉变换”的新方法,能有效地解释代数k理论中的色展现象,极大地加深了对拓扑循环同调的研究,确实是篇不可多得的优秀论文,难怪能同时被《夏国应用数学与通讯》与《夏国数学实践》这两本国内核心期刊同时相中并发表。
但陈立成的论文与张驰的论文确实相似度非常高,前面90的内容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最后以“下沉变换”来解释色展现象时,有细微的差别。
这些差别就是典型的不同数学思维产生的结果。
宁青筠合上论文,轻声道:“陈教授曾说过,他当时已完成了论文的九成,但因为要回家奔丧才不得不中断了研究,从这两篇论文的差异来看,确实也是在90左右的位置出现细微的差别,会不会是在陈教授离开时,论文失窃?”
“这个可能性比较大。”秦克反复地看了两遍,:“这论文最大的难点与亮点,就是这个‘下沉方法’,极大地优化了拓扑循环同调上otivic滤子的结构,还对色展现象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解释。而这部分几乎都集中在前面的90内容里,可以说,有前面90的内容,这篇论文就算完成了,最后十几行的推导过程,只是顺理成章。”
他指着论文的论证过程道:“这方面反倒是陈学长做得更好些。筠儿,你看这三条算式,更加简练,与前面的推导一脉相承,而那姓张的,多了两条算式,虽然同样没任何问题,却多了种中老年数学家惯有的稳健。”
旁边一直陪着两人的卫元甫简直不知道怎么表达内心的震撼,短短两三行的算式,能看出这样的风格问题?
他当时也研究过两者的异同,可完全没留意到这些细节!
卫元甫心里在震惊的同时,也燃起了希望:“你们说,这论文应该是陈立成的,反倒是张驰剽窃了陈立成的论文?”
“初步判断,这样的可能性更大些。”秦克伸手取过两叠论文,这分别是陈立成与张驰历年来发表过的论文,连陈立成本科毕业论文都在其中。
卫元甫看着厚厚一叠论文也有点发晕,哪怕他也是资深的数学教授,但自问想看完这么多的论文,怕也得一周左右。
却见秦克和宁青筠一人拿了一部分便刷刷刷地看了起来。
宁青筠翻阅的速度比较快,但还算正常,可秦克的速度就快得不可思议了,他几乎是一目十行,五分钟左右就看完了一篇二三十页的论文,做了简单的笔记后便继续看下一篇。
宁青筠只看完了五篇左右,秦克已翻阅完手里的二十多份,又继续拿起宁青筠那边的来看。
卫元甫看得目瞪口呆,这样的翻阅速度,真能认真看完?
但秦克每看一篇论文,都有划出关键要点或者写下几行笔记,怎么也不像是蜻蜓点水试的速阅啊!
快到中午时,十几个老师、教授费尽心思才找齐的几十篇论文,便已全部被秦克、宁青筠“扫荡”完毕。
卫元甫有些紧张道:“有结论了?”
从论文看数学思维方式作为证据,似乎有些玄学,但卫元甫对这两个天才学生有种莫名的信任。
秦克将张驰的论文重重地摔到地上,冷冷道:“确定了,这篇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