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那是因为这人捐完香油钱后,都要听静尘讲一讲佛经。
而每年的七月半,都是水月庵里最忙的一段时间,静尘未必会有空,偏这人就是认准了,宁肯坐着干等,也不愿换别人。
那人长得高高大大,气度十分出众,一看就是世家弟子,她远远扫过一眼,还十分龌龊地想——
这人不会是冲着静尘的那张脸来的吧!
谢知非听完,呆了半晌。
“静尘讲佛法的时候,明月在做什么?”
“明月这孩子很粘静尘,静尘到哪儿,她就到哪儿,自然是跟在一旁。”
原来如此!
谢知非脸上平静的没有半点波动,一个又一个谜团的解开,已经把他的心都磨钝了。
“册子我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
他从地上站起来,端出做官的派头,“你把册子都收起来。”
慧如还是一脸的担心,“谢大人,真的都……”
“都结束了。”
谢知非从怀里掏出那本小册子,“这个一并还给你,收起来吧!”
慧如一看小册子都还回来了,这才长长松出口气。
“你能做到庵主位置,可见是个聪明人,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心里要有点数。
”
慧如拨动佛珠的手猛地僵住。
谢知非突然话锋一转,“半个时辰后,我带兰川走,她跟着晏三合,错不了。”
屋里一时间,悄无声息。
慧如老尼艰难地从嗓子眼里挤出一个字:“好!”
谢知非冷冷看着她的脸,“我去静尘的坟上看看,半个时辰后,在庵门口等她。”
门,打开,又合上。
慧如老尼一个人呆呆的站了半晌忽然弯腰把几本册子捡起来,连同那本小册子一道,往箱笼里一扔。
她匆匆落锁,匆匆离开那间斋房。
走出十几丈,她猛的回头,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她心里有一个预感,那个箱笼,那些册子,连同静尘、明月,都是她从今往后不能触碰的秘密。
统统带进棺材里吧!
就算为了兰川那孩子!
……
唐之未的坟茔,已经彻底合上,没有竖碑,就是一个小土包。
再次来到她的坟上,和第一次的心情截然不同。
第一次对于谢知非来说,唐之未就是个棺材盖不上的陌生人,一点感觉都没有;
但这一回……
谢知非一掀衣裳,跪倒在地,认认真真的磕下三个头。
“谢谢你。”
他轻声说。
“你是不是也已经窥探到了
明月的秘密,所以才把那块帕子缝进去;所以才交待她不要把生辰随便告诉别人。”
永和一年的七月十四日夜,郑家的龙凤双胞胎呱呱落地,哥哥先落地,起名郑淮左;
妹妹后落地,她的名字按理应该叫郑竹西。
因为郑家的祖籍在扬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淮左对竹西,这才是他们双胞胎原本应该起的名字。
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七月十六,真正的郑竹西被丢弃在水月庵门口,静尘捡到了她,于是她成了唐明月。
而另一个不知道从何处来的,刚刚生下来的女婴,摇身一变,光明正大的成了郑家的小姐,取名郑淮右。
淮左、淮右;
一左、一右。
多么相配的双胞胎名字,谁也不会怀疑。
于是从永和二年开始,每年的七月十四,爹都会去水月庵,借着香客的身份,看一眼亲生女儿。
直到永和八年,郑家被屠,整整七年时间。
因为这个原因,郑淮左、郑淮右长相迥异,性格迥异,和普通的双胞胎不同。
因为要掩盖这个长相,他们兄妹俩的童年只能被困在海棠院;
娘对淮右没有亲情,只有冷淡,甚至是怨恨,是因为她真正的女儿在水月
庵当小尼姑,要一辈子青灯古佛。
而这一切的秘密——
如果不是他意外的魂穿到谢三爷的身上;
如果不是唐之未的棺材合不上;
如果不是唐明月的出现;
就该随着一个个死去的人,埋进坟里。
谁能想到?
谁敢想到?
“我该怎么做呢,唐之未?”
没有人回答他。
唐之未的坟茔竖在那里,像一双最无情,也最慈悲的眼睛,安静地看着面前这个茫然无措的男人。
……
别院里。
晏三合手里拿着一本书。
李不言坐在窗上,一下又一下的擦着她的宝贝软剑,时不时瞄晏三合一眼。
半天没翻过一页,这丫头脑子里只怕又在想郑家那案子。
“姑娘,姑娘,三爷来了。”
谢知非?
晏三合“啪”地扔下手里书,几乎是跑了出去。
五天了,这人整整消失了五天。
出门办差没问题,五天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他不能连个招呼都不打。
明明说好两天后要把郑家的案卷给她的,他当自己说过的话,都是放屁呢!
晏三合气冲冲,心想见到了人,无论如何都要质问他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