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走访当地农户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轻柔的晨雾如同薄纱般笼罩着宁静的村庄。刘根和兰玫就已经踏上了走访当地农户的路途。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晨雾,那气息仿佛带着大地的低语,唤醒了沉睡的心灵。远处的山峦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透着神秘而宁静的美。
刘根背着一个装满笔记本和测量工具的背包,那背包沉甸甸的,却压不弯他坚定有力的脊梁。他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希望的音符上。兰玫则拿着一个文件夹,紧紧跟在他身旁,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一丝紧张。
“根哥,你说咱们这次能顺利了解到有用的信息吗?”兰玫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在这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手中紧紧握着文件夹,仿佛那是她唯一的依靠。
刘根转过头,给了她一个自信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清晨的阳光,温暖而充满力量。“放心吧,玫妹,只要咱们用心,一定能行。”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仿佛是一句誓言,在这空旷的田野间回荡。
他们首先来到了老李家。老李的院子里,农具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在等待着主人再次召唤它们投入劳作。看到他们到来,老李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迎了上来。
“刘根,兰玫,你们咋来了?”老李满脸笑容,那笑容如同秋日里熟透的果实,朴实而甜美。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惊喜和好奇,粗糙的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
刘根走上前,握住老李的手,那双手布满了老茧,却传递着温暖和力量。“李叔,我们来了解一下咱们这儿的土地状况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您可得多给我们讲讲。”刘根的眼神中充满了诚恳和期待。
老李爽快地应道:“没问题,咱们进屋说。”
屋内布置简单而整洁,木制的家具散发着岁月的痕迹,墙上挂着一些老旧的照片,记录着老李一家的点点滴滴。大家围坐在桌旁,老李开始讲述起来。
“咱们这土地啊,有的地方肥沃,有的地方就比较贫瘠。像东边那块地,种啥都长得好,那土黑得发亮,一抓一把油;可西边那块,就得费些心思咯,石头多,土也薄。”老李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脸上的表情时而兴奋,时而无奈。
刘根认真地记录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那李叔,东边那块地适合种什么作物呢?”
老李思索片刻,“东边那块啊,种玉米、小麦都不错,收成好着呢。”
从老李家出来,他们又去了几户人家。每到一处,农户们都热情地招待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和看法。有的农户拿出自家腌制的咸菜和刚煮好的玉米,让他们品尝;有的农户则拉着他们到田地里,亲自指着庄稼讲解。
中午时分,太阳高悬,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仿佛要将一切都烤化。蝉鸣声此起彼伏,奏响了夏日的交响曲。刘根和兰玫的额头都布满了汗珠,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们的衣领,但他们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根哥,要不咱们先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兰玫提议道,她用手扇着风,试图驱赶一丝炎热。
刘根看了看手中的笔记本,“再走一架吧,争取今天多了解一些。”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前方有着无尽的宝藏等待着他们去发掘。
他们来到了王大妈家。王大妈正在厨房里做饭,听到声音,探出头来。
“哟,孩子,快进来,这大热天的。”王大妈的声音充满了慈爱。
刘根和兰玫走进厨房,一股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勾起了他们的食欲。
“王大妈,我们来打扰您啦。”刘根说道。
王大妈笑着摆摆手,“不打扰,不打扰,正好一起吃个午饭。”
饭桌上,刘根和兰玫继续向王大妈请教。
“大妈,您种了这么多年地,觉得成本方面哪些比较高啊?”刘根问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夹起一口菜放进嘴里。
王大妈咽下一口饭,说道:“种子、化肥、农药,这些都不便宜。还有人工成本,要是请人帮忙,开销也不小。而且这价格还年年涨,有时候一年忙到头,也剩不下几个钱。”王大妈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下午,刘根和兰玫来到了村子边缘的一块荒地。杂草丛生,土地干裂,显得十分荒凉。刘根蹲下来,抓起一把土,仔细观察着。土在他的手中慢慢散落,他的眉头紧锁。
“根哥,你看这地能行不?”兰玫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虑。
刘根摇摇头,“这土质不太好,太疏松了,养分也少,得好好改良。”他站起身来,望着这片荒地,心中却在构思着如何让它焕发生机。
他们沿着田间小路走着,路边的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五颜六色的花朵像是大地的精灵,为这单调的田野增添了几分生气。
“玫妹,你看那边的稻田,长得多好。”刘根指着远处说道,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期待。
兰玫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是啊,要是咱们的项目也能有这样的成果就好了。”她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几天的时间里,刘根和兰玫几乎走遍了整个村子,与每一位农户都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走过狭窄的田埂,穿过茂密的果园,踏入金黄的麦田。晚上,他们回到住处,累得瘫倒在床上。
“根哥,这几天可真够累的。”兰玫揉着酸痛的肩膀,声音中透着疲惫。
刘根坐起来,“但收获也很大,咱们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时间,兰玫协助刘根整理数据。房间里堆满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