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太厉害了,对敌国的威胁太大,才让西胡北夷们誓要除之为安呀!……百姓的脑补是很强大的,很快演绎出了种种太子英明神武、却遭敌国谋害的版本。
又说到太子回归天庭这事,册仙那是好事,但太子升仙了,立谁为新太子呀?圣人还有这么厉害的皇子、女吗?帝国的强大已经深入民心,没有哪个子民不为大唐的强大骄傲,但是,有英明厉害的皇帝,才有强大的帝国,而有强大的帝国,才有小民安身立命的家园。如果太子走了怎么办?升仙虽然好,但人心都要顾着自个怎么活,百姓们便觉得,太子还是别走了,至少等他们这辈子过完了再走呀……人心都祈盼着,太子早日醒来吧!醒来了,就还是他们的太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信这种鬼话,大凡读过书、有学识有脑子的人都不会信所谓的“紫薇星下凡”,他们更倾向于从利益角度分析——大唐需要强大的帝王,而新太子很强,必定能掌舵这个帝国,甚至率领帝国走向更强。于是一边在腹诽新帝“昏了头的册诏”时,也抱着期望,希望太子能够苏醒!
这些祈盼太子醒来的愿望,形成了一缕缕无形的念力,从帝国的各个地方,往京都汇聚过去。
甘露殿的寝殿中,李毓祯昏睡如故,虚空中,神魂如豆大的火焰,一跳一跳的跃动。
流言盛行之际,齐王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但他体内的毒素已经被沈清猗辨识完全,与几位太医合议后,一起下了方子,再配合针灸,已经遏制住毒素的蔓延。不过要彻底祛除毒素,还得时日。便是沈清猗说的:“毒来如山倒,毒去如抽丝。若用猛药,恐伤本元。”皇甫医令对此也表示认同,这解毒就跟治病一样,越是重病,越要缓治;否则,就是猛火摧病体,病去了,根基也损了。
世子李景略心中忧急,对沈清猗的立场也抱持着猜疑和不信任,毕竟这是齐王府曾经刺杀过的对象,但是皇甫太医令的话不能不信,总不能拿父王的身体开玩笑。
他请来齐王府的首席谋士司马德师商议对策。
“如今的形势,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司马德师为世子分析着局势。
“首先是军队。军中慕强,秦国公主原就以天策师士和最年轻的宗师在军中享有很高声望,率领大军打了吐蕃灭国之战后,在军中的威望更是无俩,不夸张的说,超过了老圣人——太上皇并不以军略见长,只能说中规中矩,重要的是会用人。端看此次立储就知道,军中就没有反对的声音。期望储君醒来的,也以军中最热烈,最坚定。这就是燃烧火焰最炽的一堆柴火。”
大唐尚武,又崇尚军功,军中对武力值强、军略也强的皇储的向心力那是极强的,包括齐王在内,没有谁能与秦国公主相较。
大唐军中的将领最喜欢什么样的皇帝?那就是高武那样的皇帝,精通军略,不会对前线的战事瞎指挥;又能充分信任将领,给予将在外的自主权;即使功高也不会盖主,受到猜忌;又有开拓疆土的野心和魄力,军队不愁没有仗打,没有功立。高武时代,将星璀璨如星河,军功章平铺能堆满整个丹凤广场,是大唐军队最引以为傲的时代,是大唐将领公认的“黄金时代”。而秦国公主已经显露出了类似高宗武皇帝的这些特质,军中将领岂会不铁了心的拥护她?
司马德师面现苦涩,叹息一声,“军队,是秦国公主最大的优势。”相应的,便是齐王最大的弱势。
他屈起第二根手指,“其二,是底下那些愚夫愚妇。说新太子是紫薇星下凡,没有几个不信的。若不然,道、佛二教也不会在民间这么昌盛。读书人都要讲个,举头三尺有神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小民?这些百姓没什么脑子,容易糊弄,但人口却是最多的,数以千万计。——这是最巨量的一堆柴火。”
他屈起第三根手指,“火焰最微的反而是‘士’,这个读书人和官宦群体。但从利益角度来讲,无论是期望皇位平稳过渡,还是从家族利益和个人前途出发,希望新太子平安醒来的也不在少数。……如今的形势,对咱们殿下很不利呀。”
最糟糕的是,齐王还昏迷着。
李景略沉着眸子,俊秀的面庞显得深思又凝重,但没有一丝慌乱或无措,依然如往日一样,沉稳、平静。
他回思起昨日,太上皇召他入宫,说的那番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