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啊,会读书是好事,但也不能什么事都听书里的,平时多看看,多学学,有很多东西是书里面教不了你的。”
朱元璋叹了口气对朱允炆教导起来。
“是,皇爷爷,孙儿知道了。”
朱允炆松了一口气,面对刚才的那个奏疏,他答出来的答案,能不被朱元璋责罚就不错了,压根就没指望过难呢过得到称赞。
“明白了就好,下去吧!”
朱元璋摆摆手,奏疏已经批阅完了,他也准备休息了。
“皇爷爷,孙儿来帮您整理一下吧。”朱允炆不肯放过表现的机会,没等朱元璋开口,已经帮他整理起了案桌上的奏疏。
“行,弄完早点回去休息。”
朱元璋也没说什么,淡淡的看了朱允炆一眼便离开了。
“可惜了,今天没能得到皇爷爷的称赞,不过娘亲要是知道,皇爷爷让我帮他处理奏疏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吧。”
朱允炆乐着,小心翼翼的将那些奏疏摆放整齐。
“咦?”
正在这时,朱允炆发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奏疏,正是朱元璋刚刚才写完的,而且正是关于淮北灾情的处理方法。
“以工代赈?原来皇爷爷是想用这个法子,难怪他的对我的建议不
满意呢,看来我要学的还有很多。”
朱允炆心里想着,却在这时看见了奏疏下面压着的一分圣旨。
“皇爷爷又要宣布什么旨意了吗?”
朱允炆鬼使神差的打开了圣旨,刚看了一眼,瞬间浑身一颤,直接瘫坐了下来。
而这份圣旨,自然是朱元璋之前准备封朱煊为吴王的旨意。
“为什么?为什么?他朱雄英凭什么跟我争?皇爷爷你为什么这么偏心?”
朱允炆用力的捏着圣旨,手指都有些发白了。
吴王,这个封号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本以为整个大明朝,再没有一人能得到吴王的封号。
可是呢?朱雄英才出现了多久,朱元璋居然就将这个封号给赏了出去。
而这道旨意,更是让朱允炆心里原本脑补出来的美好画面,瞬间变得支离破碎。
“皇爷爷,我一定要证明,我不会比朱雄英差的,大明的太子只能是我,也必须是我!”
朱允炆此时哪还有表现的心思,仓促的收拾了一下桌案,便急匆匆的赶回了太子东宫。
这件事事关重大,单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朱元璋的决定的。
事到如今,只能去找吕氏商量一下。
“娘,出大事了!”
“怎么了?你不是在陪你皇爷爷吃饭吗?难道是被他骂了?”
吕氏注意到朱允炆的脸色十分难看,连忙关心的询问起来。
“不是这件事,是更重要的事情!”
朱允炆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
“皇爷爷,他要封朱雄英为吴王!”
“什么?吴王?”
吕氏仿佛被一记晴天霹雳给劈中了,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这话,是你皇爷爷跟你亲口说的?”
“不是!”
吕氏闻言,刚放松了一口气,朱允炆的后半句话,却直接让她如坠冰窟。
“是我看到了皇爷爷亲自撰写的圣旨,甚至已经盖好了印玺,只是还没有宣布而已。”
听到这话,吕氏的心中也是震颤不已。
哪怕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同样知道吴王这个封号,对大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
“先别慌,你皇爷爷不是还没传达出去呢嘛,只要圣旨一天不下来,这件事就确定不了,更何况,吴王又不是太子,就是真的封赏出去了又能如何?”
吕氏板起脸来教训了朱允炆一顿,这样也是为了强迫自己和朱允炆冷静下来。
眼看着朱雄英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这
个时候他们更不能自乱阵脚,否则就是等于将太子之位拱手让人。
“是,是,娘亲,孩儿知错!”
朱允炆心中也有几分不甘,听到吕氏的安慰之后,还是冷静了许多。
“你说说,今天你见到你皇爷爷都说什么了?”
听到这话,朱允炆顿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娘亲,今天皇爷爷可是亲自让我参与批阅奏疏,并且还让我在淮北灾情之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嗯?真的?那你表现如何?”
吕氏闻言激动了起来。
朱元璋的这个行为,看似不经意,实则却是给他们释放了一个信号。
而这也是朱允炆最大的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更何况朱允炆接受着宫里那么多夫子的教导,那是小小的一个朱煊能比的?
“皇爷爷并没有采取我的建议,不过他还是勉励了我几句,可能我还不够让皇爷爷满意吧。”
吕氏见状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没给朱允炆太大压力。
“放心吧好孩子,娘亲相信你,你是最优秀的,你才多大,朝中那么多文武百官都不能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你能参与进去已经很不错了。”
朱允炆点点头,吕氏的夸赞让他很
受用。
“不过你可千万不能因为这点成绩就骄傲自满,别忘了外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朱雄英呢,这个时候你要是露出什么破绽来,太子之位还是不够稳妥。”
吕氏见到朱允炆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连忙出言警告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