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已经振奋,那么江南的人心自然就会安定。黄得功已经封伯,似乎应当进侯爵;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似乎应当封伯爵。左良玉如果恢复楚疆,应当按照黄得功的标准进侯爵。马士英集合各镇的功劳,爵赏似乎难以有所不同。卢九德情况相同,听任司礼监监察叙述。”
史可法的提议得到了时任监国朱由崧的同意,当即决定:封高杰为兴平伯,镇守徐州、泗州地区;刘良佐封广昌伯,镇守凤阳、寿州地区;刘泽清封东平伯,镇守淮安、扬州地区;靖南伯黄得功加封侯爵,镇守滁州、和州一带。
史可法急于弥补自己在拥立问题上的失误,想要通过笼络四镇来换取福王朱由崧和支持他上台的人的好感,可实际上却是毫无用处。
“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因为“定策”有功,备受弘光帝和马士英的宠信。此时,他们早已是志骄气盈,一心追求在江北争夺繁华之地。这样既可以过上太平日子,又可以就近要挟朝廷。
即便后来史可法出任督师,也根本指挥不了“四镇”。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镇在内斗中分崩离析,实在是无可奈何!
五月十五日,南京。福王朱由崧正式即位皇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
马士英以“定策”之功备受朱由崧青睐,被召入阁辅政,主持政务兼任兵部尚书。
史可法则被排挤出内阁。他于十八日陛辞,二十日渡江前往江北出任淮阳督师。
五月二十五日,庙湾。在海上漂泊了近两个月的崇祯皇帝,终于上岸登陆,来到了黄蜚的水师大营。
然而,仅仅这一个月的时间,南京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弘光朝廷的出现,将崇祯皇帝摆在了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
南明朝廷的文臣武将们究竟会认一个战败的前任皇帝,还是他们刚刚拥立的现任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