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烛光摇曳,却已许久未见朱渊的身影。
那些承载着国家大事、百姓疾苦的奏折,静静地堆积在案头。
都察院内,御史们身着官服,面色严肃,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
桌上,一份份奏折被摊开,上面记录着各地官员对皇帝长时间不理朝政的忧虑与不满。
“陛下已经好几日未处理朝政,这绝非国家之福。”李沐风首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
“是啊,朝纲不振,民心何以安?”赵清源补充道。
“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不能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钱云鹤站起身来说道。
陈瑾瑜点头赞同,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御史们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
必须参奏皇帝,直言其失。
御史的职责就是监督皇帝和官员的行为。
次日清晨,都察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四位御史身着整齐的官服,手持奏折,步入了紫禁城。
在御书房外,御史们被侍卫拦下。
他们亮出了自己的身份和奏折,请求面见皇帝。
御书房内,朱渊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当御史们踏入房间,将奏折呈上时,他才如梦初醒般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悦。
然而,当御史们开始朗读奏折中的内容,直言皇帝长时间不理朝政、导致政务积压、官员不满、民心不稳等问题时,朱渊的脸色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此刻,御书房内御史李沐风、赵清源、钱云鹤与陈瑾瑜一字排开。
“陛下,您每日沉迷于水芸宫,不思朝政,奏折堆积如山,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李沐风首先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慨。
“那琳琅,分明就是一个红颜祸水,她迷惑了陛下,让陛下置国家于不顾!”赵清源补充道。
“臣等恳请陛下,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赐死琳琅,以正朝纲!”钱云鹤与陈瑾瑜齐声说道。
然而,面对御史们的指责与要求,朱渊却一句话未说。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案前,目光深邃而平静地看着御史们。
御史们全部跪下,一同请求朱渊下旨处死琳琅。
这一刻,御书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弦随时都会断裂。
朱渊终于开口了,但他的声音却充满了冷笑与不屑:“你们这是想干嘛?逼宫吗?要造反吗?”
御史们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
但依旧一个个挺直了腰杆。
这是要死谏啊。
想来我这搏个名声?
呵呵。
这可是你们逼我的。
然而,就在这时,朱渊突然起身,大手一挥,说道:“去将皇后给朕叫来。”
立刻,有小太监迈着小碎步快速向着坤宁宫而去。
小太监不敢有丝毫怠慢,一路疾行,很快就来到了坤宁宫门前。
不一会儿,苏向晚便来到了御书房。
她身着华丽的宫装,头戴金钗玉饰,端庄大方,气质非凡。
在向朱渊问安后,她便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在来的路上,苏向晚已经了解清楚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此时,她的心中也充满了疑惑,不明白朱渊为何突然召见她。
然而,朱渊却是将目光投向御史们,说道:“你们不是说朕不思朝政,奏折不批吗?这个问题好解决。”
御史们闻言,心中不禁一紧。
“苏向晚接旨,从今往后奏折全部由皇后批阅。”
朱渊的声音在御书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般敲击在御史们的心上。
“凡军机要务,事关重大,兹事体大的奏折需要给朕批阅外,余下的全部由皇后批阅。”朱渊再次强调。
御史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惊愕。
朱渊似乎看穿了御史们的心思,他立刻补充道:“不要在多说一句话,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朕意已决,皇后,领旨吧。”
苏向晚闻言,微微欠身,恭敬地领旨:“臣妾遵旨。”
【后宫干政国运扣3000】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可等御史们和朱渊全部离开御书房后,原本满心欢喜的苏向晚瞬间就笑不出来了。
嘻嘻。
不嘻嘻。
因为她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奏折。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小山有两座。
在朱渊的统治下,大周朝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景象。
皇后负责批阅奏折,宰相则全权处理朝政,而朱渊本人则随心所欲,想上早朝就去,不想去就留在宫中享受他的悠闲生活。
整日和琳琅一起赏花赏水赏琳琅。
这样的权力分配看似不合常规,却意外地让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军队在不断扩张,战斗力日益增强,各地官员也变得积极起来,他们努力工作,为百姓谋福利。
甚至就连贪官都变少了,因为苏山泉为了提高官员的待遇和减少腐败现象,将他们的俸禄提高到了原先的三倍。
这样一来,官员们有了足够的经济保障,自然就不再去贪污受贿了。
就这样,在外人看来,整个大周朝廷朱渊就是一个摆设,而真正掌权的则是苏家父女。
但谁又能知道,朱渊的烦恼。
尽管他说了一遍又一遍,小事不要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