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卫长公主> 第 2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4 章(3 / 4)

这点他知道,淮南王知道,刘嫖也明白,估摸因为这样,才会提前动手,谁知出了差错。

现下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主要是刘陵伤害陈阿娇一事还没有定论,嫌疑人又跑了,一切都是受害者的指控,现下又发生了陈须的事情,民间传言也对刘嫖他们不利。

最后可能他下旨斥责,淮南王上书请罪,也有能淮南王上书控诉,反将一军,大家互相扯皮。

堂邑侯:“陛下,我们需不需要提前做准备?”刘彻懂他的意思,摇了摇头,“不用,以现在淮南国的实力,不会与朕对着干,只是恐怕要委屈阿娇、陈须一段时间了。还请堂邑侯这段时间受些累,安抚好姑母他们。”

堂邑侯叹气道:“微臣明白!”

“姑母现在就在太皇太后那里,她老人家身子一日不如一日,马上快要过年,朕不想她太过劳累。"刘彻示意他快去解救太皇太后。堂邑侯苦笑一声,向刘彻行了行礼,快步离开未央宫。刘瑶来到未央宫时,正好与堂邑侯撞上。

确切来说,她是被宣室殿的门槛给拦住了,隆冬时节,她穿的像颗毛球,手脚都被束缚住,往日努力攀登的门槛就越发难了。“谢谢!"刘瑶不客气地举高双手,含义不言而喻。堂邑侯愣了一下,忍俊不禁地将人抱过来,看着粉雕玉琢的女娃娃,目露艳羡,阿娇幼年时,也是如她一样可爱。若是阿娇有了自己的孩儿,估计也是长成这样。可惜老天爷不厚待阿娇,如果阿娇早日有了自己孩子,而今之事也就不会发生。

堂邑侯柔声道:“长公主来寻陛下干什么?”刘瑶微微歪头,“子燕被罚到掖庭,我来找阿父算账。”……嗯?“堂邑侯笑容微滞,他上下打量了对方两头身的个头,笑意加深,“如果陛下赖账怎么办?”

刘瑶闻言,有些纠结的挠了挠头,左右环顾一下,用手遮住嘴角,轻声道:“我会哭!哭的很大声那种。”俗话说,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三板斧能流传到后世,绝对有用。堂邑侯嘴角微抽。

“哭”,确实是女人独有的技能,阿娇也深得刘嫖的真传。他没想到刘瑶如此小的年纪,就已经领悟了。说起这个,他想起此时身处长乐宫的刘嫖,估计正在哭闹,光是想象,已经让他头疼欲裂了。

与堂邑侯道别,刘瑶蹦蹦跳跳地去找刘彻。“还知道进来,堂邑侯有什么好的?让你和他说了这么久!“刘彻将手中的竹简放下,语气酸溜溜道。

阿瑶前脚出发,内侍后脚就来禀告了。

为了能陪爱女玩耍,他加快了处理政务的速度,谁知阿瑶却在宫门口与堂邑侯聊天。

刘瑶见状,挪到他的桌案前,两手攀着桌子,露出水汪汪的大眼睛,“我在看堂邑侯哭没哭?”

她有些遗憾道:“他没哭,这点不好,哭了阿父才好说话。”“?“刘彻表情复杂,原来小孩子的想法这般天真恶劣,他真想让堂邑侯听听。

再说堂堂侯爵,他的亲姑父在他面前涕泗横流,传到外面,还以为他这个皇帝压迫对方。

见刘彻接受了自己的说法,刘瑶撸了撸袖子,踮着脚用力拍了拍桌子,“阿父,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说。”刘彻眉梢微挑,配合道:“长公主有何吩咐?”“阿父,以后咱们能不能一人做事一人当。"刘瑶嘱着嘴,可怜兮兮地看着他,“我如果犯了错,你罚我,别罚其他人,好不好?”……“刘彻心中发笑,面上则是高深莫测。小孩一开始说话时,气势挺足的,没想到威猛就持续了一瞬间,下一瞬就服软了。

刘瑶表示,气势不重要,要发挥自己最大优势,得到满意结果才是正途。

“怎么?心疼你身边的人了?怎么不见你心疼朕呢?"刘彻继续为难。刘瑶闻言,侧头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语气幽幽,“阿父,如果你也替阿瑶受罚,阿瑶也会心疼的。”

此话一出,刘彻一头黑线。

小家伙是不是故意的,他又不是有病,他给的惩罚,最后还是自己承担。

这叫什么?

自作自受?

传到后世,他会被人笑死的。

刘彻意味深长道:“阿瑶,你以后如果不犯错,也就不会有人受罚了。”

刘瑶眨巴眨巴大眼睛,“那阿父,咱们说定了,为了让人不受罚,阿瑶以后所犯的都不是错,好不好?”

这人哄小孩子呢。

不对,他这话,三岁小孩子都不信。

她又不当圣人,怎么会不犯错。

刘彻神情一噎,居然被刘瑶反将一军。

小孩想的真美,可惜自己不会顺她的意。

既然小孩子要自讨苦吃,刘彻也就不坚持了,想到这里,他薄唇翘起,戏谑道,“既然阿瑶有此决心,阿父成全你,日后你如果后悔,可不能怨阿父。”

“一言为定!"刘瑶举高手,伸出小拇指,示意刘彻和她立下约定。小孩子的仪式感不能缺。

刘彻带了这么久的孩子,对于这个流程已经熟悉,噙着笑与她立下了约定。

最后再在中常侍的见证下,两人立下字据,等这一切完成,刘瑶心满意足地离开未央宫。

刘彻看着字据上稚气未脱的签字,不由得发笑,“莫雨,可惜你进了宫,享受不到养孩子的乐趣。”

莫雨微怔,而后笑眯眯道:“天底下也就陛下能养出长公主这般聪明伶俐的孩子。”

刘彻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帛书递给他,让他存放起来。忙完这些后,他随口问道:“太皇太后那边如何?”莫雨:“刚才派人去看过了,堂邑侯已经见到太皇太后了。”“姑母呢?“刘彻随手拿起一卷竹简,看了开头,顿时蹙起了眉,是谏议大夫所呈,说的正是刘陵与陈须之事。莫雨:“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