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原本不想要那料子,却看到了郑大嫂的眼神,翠玉不由心神一动,索性开口要那料子,这会儿见郑大太太婆媳二人一脸失落,翠玉在心中笑了笑,也没有说话。
“你既然喜欢那个料子,那好,我这就让人给你裁上一件。”郑太太说完,瞧见郑大嫂,想起这些日子也没有什么好处给她们,于是郑太太就对郑大嫂道:“侄媳妇,给你也裁一件。”
郑大嫂听了这话,顿时欢喜起来,对郑太太道:“三婶婶,我……”
“我说婶子,你也不用对你侄媳妇这样,显得我们是为了衣衫才来寻你的。”郑大太太惯会这样假惺惺地说,翠玉听到郑大太太这话,也笑了:“既然大伯母这样说,想来大嫂也不愿意要这衣衫。”
“你这孩子,哪能这样说。”郑太太嗔怪地打了下翠玉的手,这才看着郑大嫂:“想要什么样的式样,你说给她们,我让她们做去。”
这会儿郑大嫂可不敢再推辞了,若再推辞,那衣衫就真要飞了。于是郑大嫂急忙道:“谢谢三婶婶,我也不晓得什么式样要,就全看三婶婶的。”
郑太太点头,就让人去吩咐了,这一回来,也不算白来,郑大嫂想着自己将要得到的新衣衫,也有几分欢喜。郑大太太心里想得却是,总算裁了件新衣衫,也能省了自家裁衣衫的银子。
翠玉一双眼在郑大太太婆媳脸上看来看去,笑了笑没有说话,只端起茶喝了一口。
郑大太太婆媳吃饱喝足,欢儿把已经睡着的孩子送了来,她们婆媳也就告辞了。
等郑大太太婆媳走了,郑太太才对翠玉道:“我就想起,我刚嫁过来的时候,大嫂也是这样来看我的。”
“婆婆是个念旧情的人。”翠玉的话让郑太太点头:“是,我念旧情,所以有些事儿,我晓得她们在占便宜,可我呢,也不放在心上。”
郑太太手里有钱,自然也不把那些钱放在心上,所伤心的,不过是那些人竟然不顾一点平时的情分。
翠玉拍拍郑太太的手,郑太太急忙擦掉眼泪:“我不该说这样的话。”
“没有什么不该说的。”翠玉安慰着郑太太,深宅大院,难免有些寂寞,在那些郑东家远离家乡去做生意的日子,在那些郑东家的妾为难郑太太的日子,不管郑大太太抱着什么样的心思来看郑太太,是为了好处还是因为别的,她们总是安慰和陪伴了郑太太。
这点,翠玉也晓得,所以翠玉并没有断她们所有的路,也允许她们进到郑家的宅子,毕竟,她们的那些伎俩,说出去都让人发笑。
郑太太已经看着翠玉,有些抱歉地道:“这些话,我也不应该说。”
“我明白您的心。”翠玉这话并没有安慰郑太太,她只是对翠玉轻声道:“我啊,只希望你以后,平平安安地。”
“我会的。”翠玉晓得郑太太想要听什么,郑太太看着翠玉,仿佛通过她的眼神,又看到了自己的儿子,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儿子才能回到家乡,和翠玉做一对好夫妻。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一定十分欢喜,而不是现在这样,总是对翠玉,带着一些抱歉。
郑大嫂得了件新衣衫,很是欢喜,连郑大太太的唠叨,都显得那样中听了,郑大太太见郑大嫂这样,不由叹口气道:“当初我们,也是这样要好的。”
这样要好?郑大嫂不由笑了笑:“这会儿,就有人嫌您了。”
“也不能说嫌弃我。”郑大太太的唇紧紧抿住,过了好半天才道:“是你公公,他做的有些事儿,但我又有什么法子呢。”
女人所能依靠的,只有男人,自己的男人要去做这些事儿,那郑大太太只有听从。
郑大嫂笑了:“罢了,婆婆,您放心,我并不会像您一样,被她嫌弃。”说着,郑大嫂就把自己的孩子抱紧一些,往他脸上亲了亲:“我把儿子给她,这是对她有好处的事儿。”
女人没有孩子,怎么能立足。这是郑大太太和郑大嫂都认同的,郑大太太也笑了:“说得是,有了孩子,那就要好办多了。”
郑大嫂想着郑家那个宅子的富丽堂皇,还有今儿那些料子,摸在手上就是好东西,郑大嫂也十分满足地笑了,只要自己的儿子过继了过去,那这一切,都是自己儿子的,不是别人的。
真希望郑义明赶紧在外面另娶一房,这样宁翠玉才会晓得,没有孩子,有多可怜。郑大嫂贴了贴孩子的脸,笑得越发欢喜了。
商号开了,元宵节也不知不觉过去了,翠玉的生活又回到了原先,每日去商号,算两边的账,看着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翠玉也能松口气。
这日翠玉坐上车往商号去,见路上人人都在围着剃头挑子,翠玉不由吃惊地问:“今儿什么日子,怎么人人都在围着剃头挑子。”
“今儿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这不,人人都要来剃头。”小春的话让翠玉用手捂住额头:“我竟是哪天过到哪天都不晓得了。”
“过了二月二,一吹春风,那棵杏树就要开花了。”小春的话提醒了翠玉,又是一年杏花开,但这一年,自己就不能看到那棵宅子里的杏花了。
“我有主意了。”小春突然手一拍,翠玉看着她:“你有什么主意?”
“我去寻吴二爷家的婆子,让她等到杏花开的时候,捡开得最好的那支,给我摘下来,到时候我养在瓶里,大奶奶就能天天瞧见杏花了。”小春的话只换来翠玉瞪她一眼:“胡说八道,哪有你这样的主意。”
“我这样的主意难道不好吗?”小春觉得自己这是多么好的主意啊,翠玉淡淡地笑了笑,这主意不是不好,而是这样的主意,会换来别人的嘲笑。
过去,已经永远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再说,没有了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