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嗯了一声,也就走出屋子,外面阳光灿烂,翠玉站在阳光之下,却觉得有些迷茫。
“大奶奶。”小月的声音传来,翠玉抬头看着她,小月还是像原先一样,扶了把翠玉:“您和太太在里面说什么,我似乎,听到太太哭了。”
“没说什么。”这些话,翠玉只能和小春说上几句,宋嬷嬷都不能告诉,更何况小月。
“大奶奶,太太是个最好不过的人了。”小月看着翠玉,认真地说着,翠玉也笑了:“我晓得,晓得她是一个最好不过的人了。”
“我,”小月还想说什么,翠玉已经打断她的话:“什么都别说了,还是照常过日子吧。”
照常过日子?自己这会儿,也是照常过日子啊,小月对翠玉这句话十分疑惑,刚要再问问,就看到翠玉走了,小月站在那想了半响,也没有追上去,罢了,这是主人们之间的事儿,自己一个下人,就不要想太多了。
“大奶奶,您去和太太说过了,果真有用,这些时日,太太也不去寻那些尼姑来说话了。”
宋嬷嬷喜滋滋地说着,自从上回翠玉和郑太太说过那些话,到了现在,已经十来天了,郑太太还是像往常一样过日子,只是,郑太太不再寻那些尼姑来说话了。
这倒也是人之常情,夫妻之间,既然有一个人不愿意生孩子,那别人在一边急成什么样都没有用。
翠玉只嗯了一声,宋嬷嬷就笑着道:“又要过年了,这回是,早早地把年礼给宁先生送过去,大奶奶,太太还说,拿上一荷包金银锞子,好给孩子们分。”
孩子,就是宁舅爷的孩子们了,宁先生上回的信说,宁舅爷的妻子生了个女儿,这会儿他们也算儿女双全了,一年生一个,让宁先生十分欢喜。
但那欢喜,翠玉却无法感同身受,听到要拿一荷包的金银锞子,翠玉也只嗯了一声。
“要我说,您是做姑母的,也该准备一些,”宋嬷嬷这句话没说完,就拍了自己嘴巴一下:“是我胡说了。”
“您没有胡说。”翠玉看着宋嬷嬷:“确实该给孩子们准备些东西,但我没有心情。”
“我说大奶奶,您这些时日,到底是受了什么样的气,怎么总是没精打采的。”宋嬷嬷在翠玉小的时候就服侍她,自然能看出来,翠玉的神色如何。
翠玉勾唇微笑:“好了,宋嬷嬷,谁敢给我气受?”
这倒是实话,起码在郑家,没人敢给翠玉气受,于是宋嬷嬷点头:“我晓得了,定是您想到,算了,我不说这话了。”
翠玉见宋嬷嬷这样,难免要拉住宋嬷嬷的手再劝她几句,把宋嬷嬷劝得笑了出来,翠玉这才松开手。
过年,准备年礼,铺子里面的分红也送了过来,翠玉忙得团团转,仿佛不用去想,那些缠绕着自己的心事。
郑义明那边的信是在腊月中的时候到的,他在信上说不会回来过年了,尽管郑太太早有心理准备,收到这样一封信,还是在那叹气。
翠玉就当没有听到郑太太的叹气一样,毕竟,过年很忙。
很快就到了铺子关门的时候,翠玉请伙计们吃过年夜饭,给掌柜们分了今年的分红,也就放了一挂鞭,把铺子门关了起来,等到明年正月再打开。
“大奶奶,总算可以好好地歇上几日了。”小春兴奋地说着,翠玉瞧着她就笑了:“你很想好好地歇歇。”
“是,这在铺子里,可太忙了。”小春说了这句,就悄悄地道:“大奶奶,我晓得你不乐意听我这样说,但我,可还是想好好地歇着,再说,我也不像大奶奶您,那么有本事。”
小春的话让翠玉笑了,但那笑并没有达眼底,这会儿忙碌,都是为了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为了自己忙碌?
回到郑家,又是一通忙碌,还要准备祭祖的东西,郑太太拉着翠玉在那忙来忙去,仿佛这样,就能忘掉翠玉那天和郑太太说的话一样,对这样掩耳盗铃的行为,翠玉不会说出来,也只是和郑太太一起忙碌。
转眼就是除夕夜了,今年还是郑太太和翠玉二人一起过年,郑太太不胜酒力,喝了两杯就下去睡去了。
翠玉看着这满桌子的菜,还有陪在自己身边的小春,不由叹了口气。
“大奶奶,可是要……”小春还待再问,翠玉已经站了起来:“我们出去走走吧。”
出去走走?除夕夜,外面都没有人,家家户户都在关门过年,怎么要出去走走?
小春百思不得其解,但翠玉已经伸手去拿斗篷,小春急忙服侍翠玉穿上斗篷,又给翠玉戴上一顶雪帽。
“我去叫人准备车子。”给翠玉安排好了,小春就要去叫车,翠玉拉住她:“不用了,我们就出去走走。”
那要走到什么地方去?小春的眼睛瞪得很大,翠玉已经拉着小春的手,在郑家宅子里面,七弯八拐的,走到一个角门处,这角门竟然这会儿还开着。
“这里?”小春看着翠玉,十分不解地问。
“这是我小时候,跟着我娘来,偶然发现的。”翠玉说着就推开角门,小春想了想,不行,这样太冒险了,正好看到一个婆子路过,于是小春叫过婆子,和婆子急促地说了几句,自己就从角门走了出来。
“下雪了。”翠玉抬头看着雪,伸手要去接雪,小春抬头看了看,可不是,就这么一会儿,天上已经开始在下小雪珠了。
“大奶奶,都下雪了,我们回去吧。”虽说城内还算太平,但小春觉得,还是不能放任翠玉在这街上走。
翠玉看着小春,突然笑了:“我们去宅子那边瞧瞧,也没有多远。”
这个角门和平常她们出入的门不一样,离得确实更近一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