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脑袋两个大。
“慢慢查吧。”
徐嚯叹了口气。
人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很麻烦的
为什么?
首先,是地区限制,一个人在北方被拐,可能没几天就会出现在南方城市,两边横跨一千多近两千公里!
这个距离警方怎么追查?
看监控?
确实,看监控是个好办法。
但问题在于,警方查看监控也是有一定限制的!
‘执法权’,这三个字便是很好的解释,每个区域的执法权都是固定人员所负责。
被拐孩子当地的警方顺着监控查到另一个城市,需要与对方沟通,随后才能继续侦查。
之后是第三个城市,第四个城市
一点点查,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时候时间已经拖到什么地步了?
这只是难查的其中一个因素,还是上一世徐嚯大街上遍地徐监控的情况下。
这年头都城都没几个监控.就更别想查了。
当然,倒也不是完全没有。
“83年严打时间段的案例要看吗?”
李建业翻开几份尘封已久的文件袋,扫了几眼后看向徐嚯。
“档案室很多有关人贩子的档案都是那段时间抓到的。”
“这份有必要看吗?”
徐嚯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一块查吧。”
“主要筛选搜查的点定为,同一段时间大量购买孩子的例子。”
“好。”
李建业点了点头,开始枯燥无味的搜查。
针对人贩子,官方的打击力度其实很大。
这玩意是单个案子难查,但如果全国上下,所有人在自己地盘里都扫一遍,不求查案,只求抓人呢?
在二十年前就曾出现过一次。
嗯,那段时间人贩子几乎被打灭绝了,但问题在于
没多久,人贩子又如野草一样,再次复苏,且愈发猖狂。
九十年代当街绑架,又或是夜晚入室偷人,这都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徐嚯上一世官方便在二十一世纪又开展了几次活动,一直持续到他和大运掰手腕惜败时,人贩子对比现在已经少之又少。
至于83年的档案有没有用
说实话用处不大,毕竟案子从转账记录来看,是发生在两年前的。
而这些人在二十年前就被逮捕。
但话又说回来了。
人贩子的惩罚划分为多个档次,总会有几个被判的轻的,没多少年便出来继续为非作歹。
而渠道这玩意是不会废掉的,除非警方将整个人贩子的体系给一锅端。
所以,进去前有能力卖掉大量孩子,出来后,自然也有能力卖掉这么多,反正这玩意也不是什么技术活,队友不挑,问题只在联络网。
“张家虎,四十三岁,其团伙在半年内拐卖三十七人。”
恍惚间,李建业开口了,他看着徐嚯念出手里的档案信息。
“这人有嫌疑吗?”
徐嚯闻言,将注意力抬开,放在对方档案上。
他看了一会,随即摇头。
“人卖的不是孩子。”
人贩子也是分种类的。
有人专门卖孩子,也有人专门卖妇女。
男人呢?
也有人卖,不要以为你是个成年男性就安全了!
电诈,黑窑厂,这些可都需要成年男性!
如果你运气不好,被抓去一些非法机构的试药厂.那可就倒大霉了。
当然,东国国内的药厂很老实,主要在于国外。
一些人会专门瞄准外出旅游的,因为这类人消失了官方很难查的到。
再加上那边的药厂各种试药单纯的医疗药品?
不是,之前在都城说过,吗啡、止痛药这类能让人上瘾的也是药。
所以,毐这玩意,也是需要有人试的。
别说吸了,这玩意你碰到一辈子就毁了!
戒掉?
根据戒毐所的统计来看,哪怕你戒掉了,也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概率会选择复吸!
所以,成年人被拐走,往往遭受到的生命威胁要比孩子大的多!
只不过被拐的概率小而已。
而李建业给出的这份档案,拐的人则是.
“一些残疾人?”
徐嚯看着受害者对面名单,顿时面露咂舌。
“难怪拐了这么多人还能活下来”
拐的是智力残缺的成年人,也就是俗称的傻子。
他是以中介的身份拐的,利用这类人想找工作养活自己的心理,卖给黑窑厂,算是变相的钻法律空子,导致被判罚不算特别严重。
曾经就有一位伟大的记者人。
对方便伪装成傻子,抽地上的烟头,吃泔水,潜入黑窑厂卧底,遭受到极苦的磨难,拯救出了许多智力残缺的人。
“找和孩子有关的。”
徐嚯摇摇头,将档案塞回原位。
思索片刻,他合拢手上的档案,看向李建业。
“赵警督那边有线索了吗?”
“赵水?”
李建业思索片刻,道:“我去问问。”
言罢,便走向了远处,开始拨打起电话。
赵水还负责了大山助学网中,那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走访。
同时和老师配合,调查凶手的踪迹,目前时间过去了几个小时,多少会有点消息。
果不其然,李建业看向徐嚯点了点头。
“刚得到的信息,目前整理成了文件,我们去办公室找他。”
“不过这些信息没有现实铁证加持,可信度并未拉满。”
“有线索就够了。”
徐嚯也不嫌弃,当即便和对方整理完档案,随后向办公室走去。
在司法体系中,一般要用到人证物证,其中人证的占比因素幅度很大。
因为它要结合警方的逻辑链以及物证线索来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