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楼彧还有些顽劣之名。”
楼太夫人有心想要将孙女嫁回娘家,楼彧便是她在楼家各房诸多小郎君中挑选出的最佳人选。
出身略有瑕疵,却胜在“实惠”——没有庶长子的恶名,却依然得到了楼谨夫妇的偏爱。
得了楼家大半的祖产,上头还没有长辈辖制。
若楼太夫人只是单纯的楼氏女,自然不会就觉得楼彧没有长辈是好事。
毕竟楼彧的嗣祖父、亲祖父,都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
楼太夫人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她的两个哥哥都还活着,她丈夫也就罢了,她的儿孙定不会沦落到今日的地步。
可惜,没有如果。
惊才绝艳的长兄,英年早殇。
英雄神武的次兄,也于几年前病故。
楼太夫人虽然还有其他的兄弟,但都是庶出。
自诩是高贵嫡女的楼太夫人,在娘家的时候,就从未将这些庶兄庶弟放在眼里。
在她看来,那些不过是如同奴婢一般的庶孽,根本就不配做她的兄弟。
当年楼太夫人出阁,也是嫁给了北境一等世家郑氏的长子嫡孙。
在大虞,嫡庶确实有别,可也没有到了天与地的差距。
另外还要看各家的具体情况。
若妻族落魄,丈夫不敢说宠妾灭妻,却不会纵容妻子随意的打压庶子庶女。
若是妻族强大,丈夫自然也不敢对妻子的彪悍指手画脚。
楼太夫人就比较幸运,即便兄长不在,侄子也能支撑门户。
楼家,非但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衰败,反而因为选对了主公,成了开国元勋。
楼家更上一层楼,楼太夫人在郑家也就愈发有体面。
再加上,郑氏衰败——
前朝大冢宰当政的时候,郑家家主就站错了队,家主等好几位郎君都被罢官。
随后又赶上天灾、战乱,郑家接连受难,元气大伤。
郑家早已不复曾经的荣耀,只比寒门略好些。
不过,郑家到底是氏族,且还有楼家等姻亲。
这不,新朝初立,就靠着楼谨的举荐,楼太夫人的次子郑鹤年,便成了六品的京官。
品级低了些,也没有实权,但太学清贵啊。
只要熬些资历,再有姻亲故旧帮忙,就能晋升。
郑家,复兴有望!
至少楼太夫人是这么认为的,也这般期盼着。
儿子的仕途有了,接下来就是孙子的学业、孙女的亲事。
孙子还好,郑家儿郎,最是聪慧,亦有家族传承的底蕴,教授他的先生,都说极好。
等进了京,入了太学,他日定能入中书、做宰相,重现他曾祖时的荣光。
接着,就是孙女的婚事。
尤其是阿迟,楼太夫人自己没有女儿,只生了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给她生了许多孙子孙女,孙子也就罢了,孙女却基本上都是庶出。
楼太夫人根本不稀罕。
直到阿迟的降生,楼太夫人才终于圆了梦:总算有个继承了她高贵血脉的小女郎。
小孙女刚满月,就被楼太夫人抱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抚育。
乳名“阿宝”,大名“郑迟”都是楼太夫人亲自取的,寓意为“迟到的珍宝”。
由此可见,楼太夫人是爱极了这个小孙女,就连素来不太喜欢的次子媳妇,也因为给她生了宝贝小孙女,勉强让楼太夫人不再针对。
楼太夫人偏爱郑迟,也就为她诸多考虑。
说起来,郑迟的年纪也不大,今年虚岁十岁。
不过,大虞朝女子十五就可嫁人,权贵家的小女郎,基本上十一二岁就开始相看,十三四岁定下亲事,十五六岁出阁。
十岁,不小,也不大。
楼太夫人早有计划,先让两个孩子试着相处,若是投缘,就可以顺势定下婚约。
若是自家阿迟看不上楼彧,或是有什么波折,也可作罢。
左右阿迟年纪还小,就算婚事不成、泄露了风声,也能以年纪小、是兄妹等借口进行狡辩。
在孙女的婚事上,楼太夫人就不会直接带入楼家人的身份,而是以“姻亲”的角度去考虑:没有长辈,这表明,孙女过门后,不用侍奉婆母。
楼太夫人自己就是女人,更是从孙媳妇做到了太夫人。
她太清楚对于女子来说,嫁人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夫君,而是婆母,甚至是太婆母。
世家大族,绵延几百年,家族人丁繁茂,四世同堂的例子并不罕见。
十几岁的新妇过门,极有可能会面对两重、甚至是三重婆婆。
若是婆母不慈,长辈不疼,新妇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关键是,有孝道压着,只要没有闹出人命,娘家都不能给自家女儿撑腰。
就是楼太夫人自己,没少折腾两个亲儿媳妇,以及十几个庶子媳妇。
在后院勾心斗角了几十年,楼太夫人太清楚婆母“调教”儿媳妇的手段。
她可不想自己捧在手心养大的宝贝儿,被人磋磨。
在这一点上,楼彧极有优势。
只要阿迟嫁给楼彧,过了门,她就是当家主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