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顾正岩数到六时,果不其然,身后传来了林庆之的声音:“小沈,先给老顾看吧,我不着急。”
顾正岩听到这话,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却又赶忙收敛,故作严肃地端着茶盏走回来,将茶递给林庆之,“算你醒目,不过既然你都咁讲,就等小沈先帮你睇啦。
“庆之啊,你虽顶着东江收藏协会会长这个响亮名头,可在鉴定字画这方面的眼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就你刚入手的那幅画,那几个古董商已经在我这里兜售过。我瞧着大概率是赝品,所以没买。
我之所以提议让小沈最后给你看,实则是想让你晚些面对一会残酷的现实,免得到时长吁短叹坏我的心情。”
林庆之从容地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小口,眼神中带着些许调侃与回忆,“老顾,你这张嘴还是这么的不饶人。也就是看在咱们年轻时你不顾危险救过我一命。
“不然的话,就凭你这事事都想占先的臭脾气,别说之前白拿我的画,恐怕你家的门槛我都懒得迈一步。不过你也别太早下结论,嘿嘿,我的这张画暗藏玄机,等小沈看完之后,你肯要垂涎三尺恨不得据为己有。”
沈愈在一旁看着两人斗嘴,不禁有些莞尔,“两位前辈莫要争执,晚辈一起看就是了。”
……
十分钟后。
顾家宽敞气派的会客厅中央,巨大的花梨几案此刻已焕然一新。
原本放置于其上的杯碟执壶等物什,皆被端到别处,随后又有佣人用柔软的抹布反复擦拭了数次,直至几案表面光可鉴人。
而此刻,洁净无比的几案之上,正静静地摆放着两件古董,
左边的是一尊孔雀明王四臂像。
为白玉主材质。
纯净无瑕,仿若羊脂凝冻。
底座则是纯金打造。
明王身姿优雅,一袭白色衣衫如流云般披拂于身,似有仙风袅袅。其头上所戴头冠极为华丽,造型繁复,尽显尊贵之态,冠上璎珞环绕,颗颗宝石清晰可见。
耳钏垂落于耳畔两侧,为这庄严的雕像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
再将目光投向座下,一头金色孔雀王卓然而立,它昂首引颈,双翅微微振起,仿佛下一刻就要冲霄而起。
四臂造型更是精妙无比。右边第一手优雅地执着开敷莲华,第二手持着俱缘果,果实饱满圆润。
左边第一手则当心持吉祥果,此乃寓意着吉祥如意,第二手执五茎孔雀尾,孔雀尾羽根根分明,细腻的纹理清晰可见,仿若真实的羽毛一般,使得整个雕像层次感与立体感上了一个台阶。
整体雕工非常不错,甚至说极好,将孔雀明王的慈悲相、四臂持物以及乘坐的金色孔雀等细节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这尊珍贵的白玉明王像乃是西门侯精心挑选后带来的,其目的便是准备卖给顾正岩。
西门侯深知顾正岩对古董的热爱与痴迷,尤其是这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佛教造像,更是其收藏的重点之一。
所以造像甫一自木匣中取出,就把顾正岩的目光牢牢锁定。
在花梨几案的右侧,一幅绢本设色的横幅画也早已徐徐展开,
画面的背景设定在宋朝某年的元宵节,一座名为三清观的道观前热闹非凡,正逢庙会盛事。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他们身着宋代特色的服饰,三三两两的观门前悠然走过。
视线聚焦之处,一位白须白发的老货郎格外引人注目。他推着一辆略显陈旧的独轮车,缓缓行至道观门前的石阶旁,随后疲惫却又惬意地坐下休憩。
车上货物满满当当,层层叠叠地摆放,有实用的生活用品比如竹篮,瓷碗,布帕、铜镜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们喜爱的各种小玩意儿。
品种之丰富,让人眼花缭乱,好似一个微缩的宋代集市。
这些货物看似杂乱无章地在车上堆放着,实则蕴含着生活的烟火气与货郎的生计智慧。
在车子周边,还有几个扎着小发髻、天真烂漫的垂髫童子,他们眼睛睁得老大,一眨不眨地盯着车上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儿。
老货郎似乎察觉到了孩子们的目光,他手指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拨浪鼓,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那笑容里既有生意人的精明与热情,好似在推销这件小玩意儿,又仿佛只是单纯地想要取下来给童子们玩耍,逗他们开心。
旁边还有一棵巨大的梅树,此刻梅花正盛开,梅香四溢,为这热闹的庙会场景增添了不少喜庆与雅致的气息。
这幅画有画名,叫作:货郎图。
还有落款署名:“李嵩,元宵墨戏。”。
看到李嵩这个名字,沈愈眼皮没来由的一跳,不过马上就恢复了正常。
恰在这时,顾正岩把目光从白玉孔雀明王像上收了回来,“小沈,西门老弟说这尊明王像是明代的老物件,你觉得如何?”
沈愈移步至白玉孔雀明王像前,双手轻轻捧起雕像,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这尊明王像的白玉质地极佳,温润通透,毫无杂质。
“工匠在雕刻时,对人物的神态把握得极为精准,明王的慈悲之相通过面部表情与眼神的刻画展露无遗。
“四臂的比例也额很协调,持物的形态逼真,每一处纹理都清晰可见,彰显出非凡的技艺。
“可惜的是,在底座的一些细微之处,有一些修补痕迹,这或许会对其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
沈愈一边说着,一边将雕像轻轻放回几案,目光中透露出一抹思索。
过了片刻,沈愈缓缓开口道:“诸位前辈,在玉器雕琢的领域之中,向来分为南北两派。
“各有千秋,特色鲜明。
“北派从雕琢器物的类型来讲,多倾向于大件玉器的创作。
“拿人物来说,真武大帝,二郎真君,八仙,观音菩萨,财神爷,龙王爷,福禄寿禧、王灵官、魁星、钟馗、刘海戏蟾都是大件玉器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