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绪:「那要是苏武想要见公子的话……」
霍海:「他要见我,就见,他不来就算了。」
「就算见,我也没什麽好说的,最多请他吃个铜锅涮羊肉。」
项绪:「那公子,售房部那边的报告,您也不看?」
霍海只想躺着:「看什麽看,有什麽好看的,难道还能亏?」
项绪:这就是艺术家的从容吗?
……
刘彻听完苏武的报告,非常认可。
目前无论是南滇方向,还是青藏高原方向,都稳步推进。
去年张骞在两个方向都受阻,走不出去一步。
今年,两边都走通了。
青藏高原这边,张骞已经说服了一部分羌族效忠大汉,已经登上了高原。
南滇那边,依靠钱的厉害,也走出去了很远。
不过,有关煤钢的事情,刘彻还是摆了摆头:「盐铁赚的钱,不要用来开煤矿和钢厂。」
苏武有点无奈。
陛下拒绝了这个提议,自己又没法长期待在长安,看来这事儿黄了。
刘彻:「开煤厂钢厂,朕会另外拨钱。盐铁的收入,全面砸进南进计划上!」
刘彻知道天竺有一种树能生产比杜仲胶更适合做车轮胎的材料后,比谁都想要快点拿下天竺。
刘彻算帐厉害,早就算过帐了,目前来说,无论是煤矿还是钢厂还是水泥厂,生产产品,其实根本没多大的花费,一本万利。
成本几乎全花在运输上了。
从煤矿运煤到洗煤的地方,再出厂,运送到用煤的地方,或者转运的地方,然后再送到千家万户。
要不是霍海制作的新式马车,煤厂的收益其实不高。
可如果有了新的轮胎,制造出更厉害的车,那利润还能进一步加大。
还有,很多东西,从其他地方运送到长安,是不赚钱的。
都是运输消耗太大导致的。
如果运输成本近一步,压缩,那很多处在运到长安赚与不赚临界值的产物,就会变成赚钱的,这样一来,长安的物产丰富程度还会继续进步。
而继续进步的物产丰富程度,就会推动商业继续发展。
商业继续发展,收的税就越多。
收的税越多,修的路越多,运输越好,进一步正向循环。
这事情刘彻早就搞清楚了。
所以现在刘彻对于天竺,非常看重。
苏武本来以为事情黄了,没想到……事情不但没黄,而且,追加投资了!
「陛下,这盐铁的钱拿来专用,那得花多少钱才能搞定钢厂和煤厂啊?」
刘彻:「这个你不急,最近半个月,不少成都还有蜀郡其他地方的富商和贵族赶到长安要做生意。」
「他们,都用自己在成都的钱,和朕在长安的钱对换。」
「就包括你们制盐制铁的邛崃的卓家。」
「所以,朕现在在成都也有几千万资产,开煤矿钢厂还有建材厂绰绰有馀。」
听到刘彻这麽说,苏武松了一口气,随即兴奋:「臣明白了!」
刘彻点头:「回去好好干,只要能拿下南滇,朕给你封侯,如果拿下南滇后还能往南边推进五百公里,封两千户,推进到海边,四千户。」
「你要是有本事从南滇路线直接进了天竺,封万户侯!」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依照苏武现有的资源,要是让他进了天竺,那跟大汉白捡了三倍的领土有什麽区别?那别说万户侯了,两万户侯甚至封个王都不过分。
但这是不可能的,刘彻画个饼在这儿,是跟如来学的。
看了半本西游记后,刘彻发现,画饼是很好用的。
甚至有时候不需要真的画饼,暗示一下自己有个饼,甚至都不用故意暗示,就让奋斗逼看到别人吃饼,就有数不尽的人会愿意来办事儿。
苏武激动:「是,陛下!臣一定拼尽全力为大汉效力!」
刘彻点头:「朕之前刚好通知了明日中等朝会,既然你回来,那就参加一下吧,群臣应该对天竺的事情很有兴趣。」
苏武又想起了张骞的嘱托,又说起了成都现在的定位问题。
蜀郡的情况有点特殊,这还跟历史上的遗留问题有关。
当初,秦并蜀,从此得到了对楚的战略优势,同时也整理出了天府粮仓,获得了兼并天下的资本。
后来秦末乱世,大家约定,先入关中的为关中王。
结果,最终进关中的却不是项羽,而是刘邦。
大家就尬住了。
最终项羽想了个办法,项羽说这蜀中汉中其实也是关中,毕竟老秦人嘛,就给刘邦封了汉中王。
然后给刘邦的地盘是蜀。
这个时候,项羽就对蜀有明确的认知了。
蜀这个地方,进去了就不出来。
当初刘邦已经要往蜀去了,甚至于以脑子好使着称的张良等人都差点上当进蜀,只要进去,汉朝就没了。
结果最后被韩信劝住了。
于是,利用蜀这个粮仓,汉中王刘邦也再度席卷天下,建立了大汉。
可想而知,凉州加关中加蜀,那就是兼并天下,没有失败的例子。
但,那是分裂状态。
大一统状态呢?这就很尴尬了。
首先,武都大地震之后,蜀地的粮食没法运到长安了,换句话说,找不到办法把粮食用了,就得在成都直接消耗掉。
其次,蜀这个地方,无论是将领还是贵族,只要一进去,那忠诚度就狂降。
把人派去蜀郡,就好像跟人说:「咱们北边太挤了,我城西南有套别墅,好山好水好别墅,院墙也高,别说小偷,江洋大盗都翻不进去,里面吃的喝的什麽都不缺,美女还多,你去吧。」
等人过去了之后,有吃有喝有的玩儿,还天然和城北隔绝。
谁还忠心?
贼进不去,房子的原主人,他也进不来了。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