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践踏特权来证明『老子天生了不起』。
所以,一旦律法严格,那勋贵后代几乎就没有不犯法的。
因为他们的智力不支持他们成为真正的能驾驭权力而不是被权力驾驭的人。
当然了,智力做不到,教育可以做到。
因为智慧是可以教的。
这些贵族的倒台,也让张汤得罪了很多人。
但张汤为什麽没事儿?因为张汤忠。
张汤有多忠?这事儿刻在了他的骨子里,别的不说就说一点,后来刘病已这条血脉之所以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张汤的两个儿子出手相护。
张汤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刘彻的刀。
但,刀是有两面性的,伤人伤己。
刀是不会识别主人的,刀是没有资格有判断力的,所以,张汤选择了伤人伤己,来证明自己的忠。
于是,张汤找上了霍海。
两个月前,霍海去万年县查看收购的房产,跟商富刚刚到的时候。
就被廷尉的人堵住了。
廷尉的人,根据万年县现行法律,认定霍海拥有万年县房产,是万年县人口,让霍海缴纳每年十五分之一的总财产作为赋税。
万年县每一个人都交了,霍海也必须要交。
这个事情吊诡之处在于,如果霍海不交,那万年县现行的律法就崩了,那必须要把已经收上来的钱全部退回给百姓,否则政府信用就破产了!
从逻辑上,程序上,各方面,都的确如此。
那麽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刘彻是不是万年县人?刘彻要不要给万年县交税?
还是说刘彻可以明发一道旨意,免了霍海和自己的赋税?
张汤管不着。
张汤只管执行。
而且张汤都没出面。
让一个廷尉府的中郎,把霍海的路堵了。
项绪一开始都没当回事儿,直接叫这个中郎喊廷尉丞到现场来。
还说:「你的顶头上司廷尉丞叫什麽来着?鲁谒居是吧?鲁谒居真是托了你的福,这辈子第一次有机会跟我说话。」
结果鲁谒居到场后,也是拱手让霍海交税。
霍海大概就清楚张汤想干什麽了。
张汤逻辑很简单。
逼刘彻选胜利者。
如果选了长安县,那就意味着不要再给长安县继续实验的时间了,直接全天下实行新政吧。
如果选了万年县,那就取消长安县的新政。
如果不选,那就让霍海把税交了。
霍海什麽财富量级?霍海把税一交,万年县起码在帐面上经济就赢了长安县了。
项绪都不理解张汤怎麽敢的,拿自己主子开刀?你疯了吗?
但是张汤就是敢。
因为刀就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是工具。
刀就是不分敌我的。
刀就是来执行政策的,一点不改,也不会主动去思考什麽对主人有利,什麽没有利。
霍海也明白了张汤的做法,只能去皇宫要旨意。
这个事情很简单,现在不能否定长安,也不能否定万年。
别看万年县垃圾,但是这场实验必须进行下去。
因为如果全国都按照长安县的方向发展,万一有的诸侯国异军突起,突然发展的比长安还强怎麽办?
运输的重要性大家已经搞明白了,人口的重要性在新商改中的地位也不言而喻。
那麽……齐鲁,兖州冀州这些地方人口众多,航道众多,万一迅速超越了长安,那大汉还怎麽稳定?
所以这场实验,暂时不能停,目标是要把天下财富先集中到长安来。
等到时候再分配。
这样一来地方上就没可能威胁到长安了。
而刘彻这一次对张汤很失望。
的确,张汤是一把很好的刀。
这麽做,更显得张汤的难得。
顶级酷吏。
但是……别忘了御使大夫现在空缺!
御使大夫管理钱丶律法丶工。
张汤现在管什麽的?钱丶律法。
因为张汤上位廷尉的时间太短,刘彻要让他熬一熬,然后接替御使大夫的工作。
这个时候张汤就展现出他的弱点了。
御使大夫需要聪明人才能做。
而张汤在这个重要的选择中,没有领会刘彻的意思。
现在,所有朝臣都去了后面的车厢,刘彻背负双手。
张汤深吸一口气,跪在地上:「陛下,臣……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刘彻既不让长安万年分胜负,也不给百姓退税款,更不会让张汤收自己和霍海的税,而是让张汤不要再当刀了,做个人吧。
这在群臣看来,是刘彻在退让。
张汤却清楚,刘彻不可能对任何人退让,这绝对是提前计划好的。
张汤跪谢苍天啊!他一直以为自己这种小人物,爬到廷尉的位置,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哪儿能想得到,廷尉这个位置,只是给他过渡镀金用的。
御使大夫的位置才是伟大的皇帝陛下给他的重任。
但是御使大夫这个位置不是预备丞相吗?
陛下对我的期盼是宰执天下?!
张汤想哭啊,这是多大的恩宠啊!多大的信任啊!
想多了。
刘家祖传的薄情寡恩,怎麽可能提前计划好让张汤宰执天下?黑手套怎麽能最终上台面?
刘彻只是想张汤上位御使大夫的位置,然后把御使大夫的职责一分为三拆分了。
反正张汤得罪的人够多,也不差这一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