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这儿来,那是多好啊!
那样自己可以揣着霍氏银行的欠条,直接去番禺闯天下!
虽然咱们这儿是安阳王王城旧地,但毕竟现在只是个普通地方了,哪有番禺好?!
没想到,现在霍氏银行真的要来了?!
「快看看有没有写,咱们能不能用钱兑换霍氏欠条!」
读书人继续看了下去:「可以兑换,每一千文钱兑换两千文五铢钱的欠条,但是要上交五十大钱给银行,作为保管费。」
「哦,对了,五铢钱,是咱们的半两钱的一半重。」
「大汉那边一千克等于一公斤,一公斤等于两斤或者四汉斤,一汉斤十六两,和咱们是一样的。而五铢钱是三点五克,咱们的半两钱是七克。就刚好两枚五铢钱就是一枚半两钱。」
这个计算算数如果是算别的,大家听不懂。
但是这是算钱,大家一下就听懂了。
就是我们用一千文钱可以换大汉两千文钱,实际上重量购买力是一样的呗?
本来给霍氏打工的早就算是的大汉的五铢钱算法算工资了,大家熟悉的不得了,现在还能把自己家里的钱也换成欠条,那是好事啊!
所有人都知道,霍氏银行多的是钱,只要拿出欠条,他就一定能兑换出现金,所以根本不必存在家里了。
至于欠债的跟债主要保管费?
还真就是这样。
别看名义上写的是霍氏欠条,实际上是硬通货,比本地的大钱还硬!这哪是什麽欠条,这分明是纸币!
当然,南越国的人也已经知道大汉那边流行给祖先烧纸钱了,所以不叫霍氏欠条做纸钱,叫做纸币。
就算这里距离番禺已经很远了,但霍氏的影响力还是触及了过来。
要知道,霍府和公主府的人在这里已经深耕了四年了。
这里大量的富人,实际上都是霍府公主府的人。
他们带头,普通人不跟?
他们为什麽不带头?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打算好了要去大汉过日子了,而很多就算选择留下,也想的是大汉一统南越国,自己摇身一变成了有功之臣,成为了霍氏或者公主府商号在这边的元老。
何乐而不为?
所以,大量的钱存进了银行。
本来大家就不怎麽买本地产物,全都喜欢买大汉运输过来的东西了,加上钱存进去换成了纸币,大家更加不购买本地产物了。
本地头铁的不认大汉的钱不认大汉的货物的怎麽会认霍氏欠条呢?
南越国的通货紧缩开始暴力加码了。
而这个时候,霍氏暂停了对粮食的大批量收购,转为了售卖粮食的人,自己到牙行出售。
这样一来,用霍氏欠条,还可以继续卖粮食,然后买大汉运过来的便宜粮食吃。赚取差价。
而不认大汉不认霍氏的人,连以物易物都有点费劲了。
他们可以选择把货物卖给认识的人,但人家拿到货,转手还是卖给大汉的各家商号。
而如果不把货物卖给商号,几乎就卖不出去。
本来霍氏收购粮食就是高于市场价收购的,这里面又给了大量的降价空间,现在降起来就跟天崩地裂崩盘了诶一样。
市面上接下来出现了很多乱象。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因为通货紧缩,商品跌价,所以卖出去时,就有很多人缺斤少两。
卖家缺乏称重的工具,买家更没有。只需要卖家把斗子换了,很容易就能办到缺斤少两。
但是,霍氏商号可有称。
一个人发现缺斤少两后,很多人都去称。
大规模的缺斤少两。
这更加导致大家更相信大汉的商号不愿意和本地人直接交易了。
这更加让本地货物不流通的现象开始恶化。
而此时,霍氏出手了。
霍氏开始收购南越国各地的资产!
只要不是霍府公主府的内线的人的资产,霍氏全部收购!
本来,本地的东西就在狂降价格,各种资产,当然也是降价的。
米都降价了,田不降价?
田降价了田舍呢?
田舍降价,吊脚楼怎麽说?
吊脚楼降价了,县城的大房子怎麽说?
甚至于,还出现了很多抛售现象。
这些抛售的人是怎麽回事,没人知道。
但是他们抛出来的东西,除了霍氏之外,没人买。
霍氏和大汉的皇帝陛下,正在疯狂的收购南越国的一切!
这个消息在整个南越国弥漫,就算是普通的百姓,也都知道这一点。
赵婴齐根本拿不准霍氏在干嘛。
但接下来,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霍氏银行第二次宣布调整储蓄,在霍氏银行用金属货币兑换欠条,不再收取手续费保管费,完全一比一兑换。
以前一千文半两钱,兑换两千文五铢钱欠条,但是要出五十文半两钱作为保管费。
而现在,直接兑走,不需要保管费了。
别小看这五十文,正在观望的人疯了一样的开始兑换霍氏欠条。
大量固守己见不愿意用大汉的钱,认为不安全的人也是绷不住了,全都投了。
南越国就算是乡村,在挑夫挑着豆腐丶毛巾丶肉丶面粉售卖时,购买的人掏出的也是小额霍氏欠条了!
随着这个现象,本地除了粮食之外的商品继续价格暴跌。
包括地产田产。
而此时,霍氏加大了收购力度。
一座县城的房子,昨天价值一万半两钱,但今天你只能八千大钱卖给霍氏。因为如果你不卖的话,明天那就只能以六千大钱卖给霍氏了。
别人?别人没钱买,也不会买!
这个现象终于让赵婴齐看明白了。
「他这是借了南越国人的钱,来购买南越国的东西!这还了得!」
赵婴齐看着帐目,番禺附近都被霍氏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