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东汉时期传下来的药膳(3K)
「道地」二字。
「道」是古代华夏相当于现代省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地」是指地理,地带,地形,地貌。
中药开始讲究产地,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
南北朝时候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到了唐朝的时候,对药材的认识和应用更加深入,《新修本草》强调了药材的产地差异。
明清时期,「道地药材」的专用数据正式出现在本草和文学作品中。
明朝官修本草的《本草品汇精要》中,每种药物名下都列举了「道地」的条目,介绍该药的产地,强调道地的重要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药在不同生长环境里,体现出来的药性,也有很大不同。
比如东北的人参种到海南,就能长得像是萝卜一样粗壮,但是药用价值几乎就没了。
这就像那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北方的黄芪移植到长江沿岸,原本扎根向下的黄芪就会长成鸡爪状。
其次除了生长的地域,采摘的时间也有讲究。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采摘时节不正确,药材品质也会严重下滑。
比如杭白菊和三七的生长期是五到六年,提前采摘药性就会大失。
最后道地药材还必须按照方法炮制。
就比如附子,切片生晒的生附片有破冰祛寒,回阳救逆的功效。
单个热土煨烤的炮天雄,功效就成了回阳温补,温中带力。
同甘草栀子等煮透制成的淡附片,功效就成了温补肾阳。
而经过胆巴浸泡的黑顺片,又变成了温阳散寒,回阳生脉的功效。
除此之外半夏也有此类制法如,生半夏,法半夏,清半夏,水半夏不同制法,不同效果。
方言上辈子刚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一个关于道地药材的故事。
清代名医吴鞠通他在治疗水肿病人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方子明明是对症的,但是却疗效不佳,后来检查后才发现,是由于药方里面的桂枝质量有问题。
最后他求购岭南的桂枝,再次让患者服下同样方子的药后,果然效如桴鼓,病人很快就好了。
如此可见道地药材与一般药材的差异是何等巨大。
后面开始工作后,他也经常能听到同事说那句经典的:「药源不明,治法不灵。」
网上也能看到一些自学中医的人,从网上购买药材,结果忙活半天发现老是没作用,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药材上贪便宜,全都盯着网上最便宜的买,品质相当差,什麽烂的,坏的,死的,边角料全买到手。
同样也更加证实了这句话的,确实是药源不明,治法不灵。
京城里老字号不少,这年代各种道地药材来源都还挺可靠,方言买的这颗人参产地肯定是不掺假的。
消费级别的长白山人参,价格也不算贵,方言买来偶尔炖个乌鸡汤也是消费的起的。
来到菜市场,方言选了一公一母两只乌鸡,又顺道买了一些其他食材,这才骑着车往家里而去。
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开始杀鸡做药膳。
乌鸡其实没什麽肉,主要就是取它的药用价值。
《本草征要》中提到:「鸡为阳禽,属木应风;在卦为巽,其色有丹丶白丶黄丶乌之异,总不如白毛乌骨,翠耳金胸,为最上乘也。」
清代《本草从新》中记载:「鸡属木,而骨黑者属水,得水木之精气故能益肝肾丶退热补虚,治虚劳消渴。男用雌,女用雄。」
人参炖乌鸡是一道非常正宗的药膳。
名医华佗还和它有个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华佗在徐州游学行医,家中的堂兄有一天突然带着华佗的母亲来到了徐州找他。
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华佗母亲在家中病重,想见自己儿子最后一面。
华佗为母亲诊脉后发现脉象沉迟无力,于是他立刻用上了人参汤救治,随后病情才好转了不少。
但是并没有持续多久,华佗母亲又再次病重,这次华佗怎麽治疗也没办法,最后他母亲抱着「落叶归根」的想法,想要让华佗送她回乡。
不过华佗手里病人太多,他实在脱不开身,只能让堂哥帮忙送回去。
华佗在徐州处理好自己手里的病人后,立马启程想着回去奔丧。
结果回到老家的时候,却发现母亲居然病情好转了。
他检查母亲身体后大为奇怪,于是询问堂哥到底是谁出手救治了母亲。
就连自己都没办法的病症,人家居然给治好了。
堂兄说,其实并没有谁出手救人,只是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天晚上借宿在一个小村子里,华佗母亲突然说想要喝口鸡汤,但是全村九户人只有一家喂的是公鸡,其馀人家喂的母鸡都不舍得卖。
于是堂兄就费了不少功夫,才买到了那家人的公鸡,当天晚上就用剩下的人参和其他药材混在一起,把这只公鸡炖了,喝了之后睡了一觉,没想到第二天一早起来,华佗母亲居然精神了不少。
回家之后更是越来越好,一天天缓了过来。
华佗听闻后,立马询问到底买的是一只什麽样的公鸡,堂兄回答白羽,黑皮,黑肉。
于是华佗想办法找到了一只同样的鸡买了下来,然后按照人参的药材炖煮给母亲服用,没过上几天,母亲居然病症痊愈了。
后来华佗又用此药膳救治了许许多多的类似病症的病人,并将此汤命名为「九户鸡汤」并记载在了《青囊经》中。
虽然医书失传,但是这个药膳方子太过有名,居然就这麽从东汉一直流传了下来。
……
方言将乌鸡宰杀后,去毛。
然后再去掉爪子和头以及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