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别胡说,怎么跟你大伯说话呢?”
讲话的是苏宇父亲,母亲也没有插话,只是眉头微皱,静静看着。
苏宇的父亲,母亲,此时的心情各异,各自不同。
其实看待一个问题的对错,和所站的角度,或者说和屁股底下的位置息息相关的。
首先母亲之所以皱眉,其一是怕苏父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从而让父子感情彻底决裂,但苏父是一个爱面子的人,这也是她没有起身反驳,不给老公面子的原因。
在农村,怕老婆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而他们是自由恋爱,那么必然是平等的,所以谈不上什么怕不怕,但谁让刘玉芝通情达理呢,不会让他为难,这么多年来,当着外人面,即便再不愿意,她也不会当众反驳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了。
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上次的事情虽然苏父道了歉,她表面上也原谅了,可两个人两床被窝,足以说明一些事。
所以此时的刘玉芝,更亲近儿子,见苏父不向着自己儿子,反而数落他,刘玉芝自然不满意,不过这种不满意,还不足以让她当着全村老少爷们不给他面子,当众反驳呵斥的地步。
说白了,刘玉芝终究是读过书的,有理智在,条理清晰,何况多年的维护习惯,让她下意识里就没有急,只是微微有些不悦。
再说苏父,他之所以当众反驳自己儿子,绝不是什么舔大哥,他是愚孝,但不包括大哥,大哥只能让他吃点哑巴亏,但跟儿子比,还不足以让他跳出来反驳。
所以他并没有失去理智,之所以反驳是因为他觉得当众反驳自己亲大伯,甚至还想动手,这点影响很不好。
有时候男人打架,只需要一个女人随便激他几句话,觉得下不来台,一激动,就直接莽了。
如今也一样,苏宇一个侄儿如此有理有据反驳,不给面子,苏河很怕大哥一个忍不住,直接就打起来了。
毕竟我再不好,也不是你一个当晚辈的可以指责的,无它,没资格。
这话听着很扯淡,但农村就觉得他合理,不仅农村,一些城里人,大多数人也对晚辈对长辈动手的态度,有不一样的看法。
而他作为父亲,站出来训斥几句,还能缓和关系,双方坐下,让村支书继续讲,这件事就是大哥和三弟的事,他对三弟了解,他和大哥打不起来。
所以只要把矛盾转移过去,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只可惜,无论是大伯,还是苏宇,都没给他面子。
双方你来我往,呛呛起来,苏宇丝毫不给脸面,直接当着村里人怼回去。
“好了,你们各退一步,今天说的不是你和苏宇那些事,苏富贵,你要是让我们来看你和苏宇吵架的,可没人陪你。”
村支书,关键时刻还是他终止了二人的掐架,尤其是直至核心那句话,直接让苏富贵没了脾气。
毕竟得罪了苏宇,碍于他的身份,他还不至于挨打,村支书也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可如果大家都各回各家,不听他瞎逼逼了,那他才是欲哭无泪。
所以他不得不退一步,先说养老的事情
村支书给了苏宇一个眼色,让他赶紧坐下,别捣乱。
村支书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冷哼一声,苏宇无奈坐下。
虽说刚刚和苏宇吵架是小插曲,但他表达的意思,村里人都听懂了。
简单概括就是,不是我不养老,是我没能力,起码三年半内没能力,因为这三年内我要还账,除了管饭,一分钱拿不到。
所以拜托兄弟帮忙养三年老,等他有能力了,回来接替都行。
他的阐述完了,村民们议论纷纷。
“好了,接下来让苏家老三表达一下,他的看法。”
村支书当然知道苏老三想干嘛,所以直接让他自己说。
议论声渐渐小了,然后苏宇三叔站起身,开始诉说。
苏宇三叔的切入点十分有趣,他从小时候开始说起,讲述大哥对他和二哥多好,大哥结婚时兄弟们多开心,以及大哥对兄弟们的承诺等。
听上去更像是农村的三个傻小子,因为家里穷,老大先结婚,担心弟弟有想法,不开心特意跑出来安慰。
意思是说,有大哥在,等将来,一定给你们说个婆娘。
因为那时候的苏宇奶奶的偏心就能看出来,故而大哥才怕两兄弟心寒,出来安慰。
这是婚前,然后就是婚后了,这更像是一个故事,从懵懂无知,到人心变化,三叔娓娓道来。
“老三,你想说什么?扯那么多干啥?”
老大有些挂不住脸,虽说他对兄弟们娶婆娘的承诺他做到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没有大哥样了。
在三叔的描述里,可以听得出,变化最大的就是他。
“大哥,你别急啊,我马上说到正题了,反正大伙来都来了,就当听故事了,也不怕耽误这点时间,是不是?”
他这一问,村民们立马起哄架秧子,确实像听故事,关键是这更像是揭老底,大伙喜欢听。
老大面色阴沉,老三不慌不忙,继续讲述。
“常人言,长兄如父,按说我不该说我大哥的坏话,只是有眼睛的都的到,我二哥这些年,过得那是什么日子。”
“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敢把责任全部推给我大哥,但我大哥本可以阻止,却视而不见,这总是事实吧?”
“老三!”
老大急了,他出声呵斥了。
可老三根本不带怕的,这不是小时候,他也不是在村里刨食的苏老三了。
苏宇曾经说过,三叔适合从政,有眼光,不缺手段,唯一的缺点或许跟他爹一样,被亲情羁绊,只是一个严重,一个不忍而已。
也就是说,老三什么都懂,很清楚老大是个什么玩意,只是他念着小时候大哥对他的好,不忍心,一心逃避,当然关键是他当时也没能力管这些。
三叔看了大伯一眼,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