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嘉佑新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一章 嘉佑新政(2 / 3)

先对不重要的问题进行处置,在一步步的深化改革。

同时借此培养朝野共识,让百官能慢慢接受变法图强之举,如此一来。

若是真遇到什么问题,也好及时解决,不在朝中引起过多纷争。”

赵祯听完以后,认为欧阳修说的也对,同时如今的现状也在告诉赵祯,变法已经迫在眉睫。

于是便说道:“好,那就辛苦卿家了,变法之事便由卿家与两位大相公一同处置。

但切记不可急躁,要由小及大,由浅及深处理变法之事。”

听到赵祯同意以后,欧阳修立马谢恩:“多谢官家,那臣先去与两位大相公商量改革细则,等罗列出来之后,再交由官家御览。”

随后欧阳修便前往了政事堂,此时两位大相公正在这等着消息呢。

听到这事已经被赵祯同意之后,两人也都很是高兴,毕竟庆历新政的失败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道沉重的打击。

如今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们就要好好把握了。

随后韩琦说道:“既然官家同意,那便按照当初我们之前商议的来。

此次变法先从方田均税法开始,现在我们先来确定把这次试行放哪个位置吧。”

欧阳修说道:“此事肯定不能放在汴京附近,这里官宦人家太多,阻力太大。

话说,,,.. 版。】

但又不能距离汴京太远,以免脱离了我们的掌控。”

随后几人沉思,韩琦说道:“那要不就把试行地点定在永兴军路,那里士族不多,阻力不会很大。

而且离汴京城也不算太远,我们了解情况也算方便。”

欧阳修和富弼想了一下,觉得那里确实挺好的,便定了下来。

确认了地点之后,剩下要考虑的就是主持的人选问题,这个时候欧阳修直接提议道:“我认为此事就由郭谘来办最好,本身方田之举就是他提出来的,也有在洺州处理过方田之事的经验。”

对于这个,其余两位大相公也无意见,便定下了郭谘,将他调任到三司衙门,主持永兴军路推行方田均税法。

商议好后,三人便共同起草了一份奏章,将事情说明给赵祯听,然后便是等着赵祯的回复。

最后赵祯也没耽误,很快这份奏章就被赵祯同意,下发政事堂,由富弼签发用印便传到郭谘手上。

于是这场庆历年间变法的低配版,嘉佑变法由此正式成型,便且这主要的主持人选也都是一帮参与过庆历新政的老臣。

当然这些事情,李皓暂时还不知道,直到李皓编制的变法方案,整理完善,被李皓送到了欧阳修手里。

只是来的不巧,李皓来时欧阳修已经在和郭諮讨论着,方田均税法改如何执行的事。

而且欧阳修也没有对李皓写的内容,抱有太多期待。

随后便让李皓放下东西,便退了出去。

而这个结果一等就是三天,就这还是因为欧阳修发现自己桌上莫名奇妙有份文稿,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东西。

不过随手拿来,看见上面的字迹是李皓的,才想起来,这是李皓所写的变法方案。

于是便好奇的翻阅起来,初看时欧阳修还没在意,纯粹就是想大致看一遍,好分析其中利弊,借此还可以给予李皓讲评一番。

但看到后面却是越看越入神,综合李皓总结的数据,并分别配以各项建议,看的欧阳修是直呼厉害。

而后便拿上手稿,起身离开大堂,就去找李皓了。

结果好巧不巧,这时的李皓还真就不在,因为李皓家中聘书早已经给英国公府送去了。

并且双方已经定下日子进行纳征,李皓在那天就需要把聘礼给人送去。

今日卫氏那边已经大致把拟定的礼单给定了下来,所以让人喊李皓回府,看看这其中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就正式登记造册了。

正好李皓刚忙完了手头上的事,后续欧阳修也没再给李皓派事,所以也就闲了下来。

于是和同僚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三司。

而这次的擅离职守,结果就正好错过了欧阳修,让他抓了个正着。

正当欧阳修计时等着的时候,李皓终于回了三司。

只不过李皓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请假。

因为李皓想到当初赵祯说的话,让自己在下聘之前告诉赵祯,他还有额外的赏赐。

所以李皓才来找的欧阳修,想正式请个假,去皇宫求见赵祯。

当然这个时候,李皓也还不知道自己擅离职守已经被发现了。

等李皓找到欧阳修时,刚准备请假,就见欧阳修说道:“你刚刚跑去哪了,上衙之时无故擅离职守,可不光要罚奉,还得挨板子的。”

李皓一听这话,顿时就想到欧阳修肯定是去找过自己,就是还不知道他等了多久,那说谎肯定是不靠谱的,都对不上号。

于是解释道:“没办法啊,刚刚是我家母亲找我,说是家中聘礼准备齐全,要开始封箱造册。

本来我是说不去的,但我母亲不放心,非得要我看一眼,我才临时跑了一趟。

我想着这就是个小事,很快回来也就没有请假。”

听了这话,欧阳修也没深究,直接说道:“算了,这次就发你一月俸禄,以儆效尤,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

李皓感谢道:“多谢叔父体谅,我以后一定注意。”

而后欧阳修说道:“那你家聘礼具体准备的怎么样了,你毕竟娶得是英国公独女,聘礼的礼单上要是简陋了,说出去可不好听。”

李皓回道:“叔父放心,我家多少还有些家私,这次我母亲也是下了血本。

总共是十九个箱子,都是实的,金银、蜀缎可装了不少,差不多是我家的半个身家了。”

欧阳修说道:“这门婚事对你的好处,远比这些财帛更为重要,所以你就不要不舍得了。

而且英国公也不会在意这些财帛,到时肯定还会做为嫁妆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