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
当然了,按理来说享受了这一切,那肯定是需要承担责任的。
可话又说回来,李皓又不是嫡长子,日后袁家家主必然是袁慎接任,而且他也有这个能力将袁家发扬光大。
那李皓安心做个二世祖,安心享受着家族福荫也未尝不可。
至于国家命运,也没什么需要去改变的,毕竟如今才是东汉前期,没什么民族危亡需要李皓去拯救。
而且伴君如伴虎,别看文帝仁厚,可人家既然能在群雄逐鹿中赢到了最后,想想也不可能是个善茬,真未必有赵祯好伺候。
想想看,无论是剧中还是小说之中,文帝的中枢大臣可没几个世家大族在,梁家、袁家的家主可都在地方任职,而曲家就更惨了,连入仕之人都没有。
至于袁慎,他后面是去了中枢任职,但推举他的可不是袁家,而是皇甫仪。
另外从剧中也能看到,袁家、梁家的家主是在外任州牧,可家小亲卷却都在都城之中,显然文帝对于世家大族也是有所防范的。
这个时候李皓若是和袁慎一起入仕为官,做多了引人猜忌,做少了也无甚用处。
倒不是说李皓把握不了其中尺度,而是做起来实在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就在乡野做个田舍翁的好。
反正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官,第一世的官瘾也满足的差不多了,再去当也没啥意思。
其实要能选择的话,李皓更情愿是早来十年,去争一争那个皇帝的宝位,说不得还更刺激一些。
心里打定主意,李皓接下来的日子便开始藏拙,反正事事都让袁慎去出风头。
过了两天,袁沛确认李皓身体无恙之后,便开始要给李皓安排重新启蒙事宜,顺带也可以正式将袁慎领入正轨。
所以袁沛便将原先从族里请来的夫子退了,改从外面请有学问的大儒前来,把两个孩子一起教了。
至于教学进度不一样,那根本就不是问题,毕竟若连因材施教的本事都没有,那也入不了袁沛的眼。
而且汉代的读书人与宋代有所不同,这个时候是讲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读书人要是只读书可上不得台面。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要精通才是这个时代标准的读书人。
而要做到这些,要花费的钱财自然也不会是个小数目,这也是平民在这个时代很难跨越阶层的原因。
袁家自然是不会缺少这个资本的,原先袁家族内便有几位饱学大儒在,家族中的门生子弟都是由他们亲授便可。
只是经戾帝清洗之后,家族人丁寥落这才需要外聘名师。
尤其这次是给袁家家主的两位嫡子上课,不出意外的话,这里面必然会有下一任的袁家家主。
为了家族的延续,这个老师的人选自然得更为谨慎。
千挑万选之后,最终袁沛选择了白鹿山书院的人,便去信给了桑老太公,请他选一位得意门生前来。
本来到这里,李皓以为就该是皇甫仪出面了,结果到最后是一位名叫秦晖的夫子过来。
这让李皓很是吃惊,明明在电视剧里面,袁慎的老师是皇甫仪啊,这是怎么回事。
秦晖这个名字,李皓可是从来就没听说过,难不成这个版本真是魔改版本。
李皓一头雾水之下也只能认了此事,只不过没了了解剧情的优势,之后做事恐怕就需要谨慎些了。
不过接下来的实际接触之中,李皓发现这位秦夫子的水平还是有的,教的也挺用心。
反正李皓打算藏拙,干脆让袁慎去出风头,自己则表现的比袁慎差些,倒也是怡然自得得很。
当然李皓也不是什么都表现的差,在御、射方面,李皓就完全是按正常水平来的。
毕竟就袁慎的毒嘴,李皓早就想打他一顿了,正好这次有了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动手。
这一教学便是四年时间,袁慎的名声不仅在胶东流传,也通过秦夫子传到了白鹿山书院之中。
而李皓则被隐藏到了袁慎的光芒之下,毕竟袁家终究是诗书传家,虽近些年因战乱开始重视起了武事,但心中自然还是有轻重之分的。
恰逢袁沛从外任职归家,秦夫子便找到袁沛:“大公子才华斐然、天资卓越,我如今也没有什么再能教授的了。”
听了这话,袁沛还以为是自家做了什么,惹恼秦夫子了,连忙说道:“秦夫子说的哪里话,可是我家哪里做的不甚周到,还请明言,我家一定来改。”
秦夫子见李皓误会了,忙解释道:“您误会了,袁家待我素来周到,并无任何不妥。
今日我来找袁家主说话,只是因为我已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再无可教之物。
所以我想将大公子荐入我一位师兄门下,他的才华胜我百倍,必能令大公子学有所成。”
袁沛见秦夫子是这意思,便问道:“您说的师兄是哪位,不知我可曾见过。”
秦夫子答道:“此人名为皇甫仪,袁家主应该知道的。”
这人袁沛自然知道,毕竟皇甫仪这些年游走山河,可是闯下了诺大的名头,若是袁慎能入他门下,袁慎自然是乐意的。
当即便感谢道:“那真是多谢秦夫子,劳您如此操心,我袁家必有所报。”
不过感谢完之后,袁沛还没忘记自己的小儿子,问道:“我那二子,能否也拜入皇甫仪门下,我袁家可多出些束脩。”
秦夫子答道:“这只怕不成,小公子弓马娴熟,确实远超常人,但其他方面就……,只怕皇甫师兄不会答应的。”
对于秦夫子的未尽之言,袁沛自然能明白,反正袁家家大业大,总能因材施教给自己小儿子安排一切的,而且袁沛也觉得,以李皓平时表现的疲懒,也未必会把这件事放在心里。
等袁沛回来之后,便把两个儿子喊来,将这件事分说清楚了。
当然主要面对的对象是李皓,想听听李皓的想法,毕竟袁慎这家伙自幼喜欢读书,有上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