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开拓者的更衣室一片欢腾。
当记者们涌入房间,又要将阿甘围住时,甘国阳指了指坐在角落里的彼得洛维奇,说“他今晚贡献了绝杀,生涯的第一个绝杀,你们应该去采访他。”
甘国阳很乐意将聚光灯让给自己的队友,虽然今晚他才是球队逆转获胜的关键,但致命封喉的一球毕竟是彼得洛维奇贡献的。
彼得洛维奇最近的状态和表现越来越好,越来越稳定。
本场比赛在关键时刻,贝尔曼没有上霍纳塞克,而是使用彼得洛维奇,正是对他作用的肯定。
虽然他在防守端、对抗能力上依旧有许多缺陷,他的进攻、传球都不够稳定,但他有一颗足够大的心脏,以及一击必杀的本能。
本场比赛他不仅贡献了绝杀上篮,全场10投6中,高效拿下14分,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三分球。
他是联盟中少数面对乔丹时毫不胆怯,明知不是对手却勇往直前,就是不服的后卫。
他值得上一次头条,获得一次专访。
面对围上来的记者,彼得洛维奇表情镇定,丝毫没有窘迫和慌乱,能有条不紊的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在欧洲他是星中之星,对这样的阵仗早已习惯,他甚至觉得这一刻来的太晚了。
在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他的表现越来越好时,彼得洛维奇说“感谢教练的信任,以及感谢阿甘的耐心和帮助。他是我遇到过最了不起的球员和领袖,他真的无与伦比。曾经我进入联盟的目标是超越他,现在我只想,接近他就好。”
彼得洛维奇度过了在nba的艰难时光,他正在找寻到属于他的赛道。
随着赛季的深入,开拓者东欧三人组发挥越发稳定,他们都是斯拉夫的天才球员,对篮球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天赋。
彼得洛维奇是球队重要的替补,他的综合能力比波特、霍纳塞克要差,但得分爆发力强,攻击性十足,并且很有领袖气质,经常能打对手一个出其不意。
萨博尼斯没有成为人们理想中的第二个比尔-沃顿,但他高大、强壮的身材,灵巧的双手和机敏的篮球智商,使得他成为了阿甘身边优秀的攻防辅助手。
他和阿甘并不是互补关系,而是可以互相替代。
萨博尼斯可以说是一个除了身高体重之外,各方面都弱化版的阿甘。
反倒是迪瓦茨,才是和阿甘互补,两人风格截然不同,技战术侧重点也很不一样。
但不管和迪瓦茨还是和萨博尼斯,甘国阳都能搭配的很好,他们在球场上越来越默契。
在击败芝加哥公牛后,波特兰开拓者进入了一个快车道。
2月17号,开拓者前往底特律,客场大战东部第一的底特律活塞。
活塞队本赛季更换了新的球馆,离开承载了冠军回忆的银顶中心,搬到了全新的奥本山宫殿球馆。
活塞队的老板比尔-戴维森在球队取得成功后,给球队的投入是越来越大。
联盟第一架专机,豪华的阵容,还有这个能容纳22000多名球迷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
为了这座球馆,戴维森自掏腰包,赞助了9000万美元。
要知道,像这类综合体育馆,一般都是市政公共财政支出,老板们往往牵个头,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或者向民间进行集资,自己出的钱并不多。
比如唐建国要为开拓者兴建新的球馆,他出镜率最高,新闻上哪哪儿都是他,可他其实快要破产,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全是市政、银行出钱,他再卖掉开拓者未来5年的季票,从球迷那儿筹集一笔资金,最终凑出了球馆建设费用。
从这点上能看得出来,比尔-戴维森要慷慨的多,自从1974年买下底特律活塞后,戴维森就倾注了很多心血在这支球队上。
最早活塞的主场科博竞技场只能容纳10000名球迷,戴维森不满意,将主场搬去了巨大的银顶中心。
戴维森还为活塞球员提供最好的训练设施,最先进的后勤管理体系,并带来了最早的球员专机,以及先进的,现代化的奥本山宫殿。
甘国阳和开拓者球员一进奥本山宫殿球馆,明显能感觉到这里和很多老旧的nba体育馆截然不同。
这里不仅新,而且装修设施都有一种现代化的感觉,球馆里还提供180套豪华套间,位于观众席的顶端。
这些豪华套间一经推出,它们的季票立刻销售一空,一些有钱的球迷甚至花钱长包,一年租金在35万美元以上。
价格的确不菲,但架不住有钱人多,而且有钱人看球确实非常需要一些豪华包间来保持私密性。
从奥本山宫殿开始,这种豪华套间立刻成为北美职业体育场馆的标配,90年代新建的各类综合体育馆都会配备豪华包间,而且在结构、设计上,和奥本山宫殿的大差不大。
从这点上来说,奥本山宫殿球馆,活塞老板比尔-戴维森是推动nba走向现代化、奢侈消费化的重要动力,为nba的扩张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然,这并不影响活塞队在联盟的声名狼藉。
在1989年夺得总冠军后,活塞的声势达到了顶峰。
球队正式被冠上bad&nbp;by的名号,在奥本山宫殿的每个夜晚,黑色骷髅旗都会在场上飘扬,警告客场球队,他们是凶恶的球场海盗。
底特律活塞靠着粗野的防守,凭一己之力扭转了联盟的打球风气。
正是从底特律活塞开始,nba从一个进攻型联盟,向着防守型联盟转型。
和湖人、凯尔特人相比,活塞并不是天赋最高的球队。
他们到目前为止没有展现出像湖人、凯尔特人那样的赛场统治力。
但正因为活塞天赋不是最高,球市也不是很大,球队也没有什么底蕴,所以他们向很多资质普通的球队展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打球打不过,你可以打人啊。
过去60、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