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日本现在,没有力量立刻入侵,优先为将来可能的入侵埋下扣子,分裂清朝,平衡清国的国内各方地方势力。
日本也在向南方大量出售军火,一些算盘明处看起来都是自由贸易,但暗地里的想法非常明显,东北,袁世凯,南方做平衡,希望南方别被干趴下了,东北地方势力再壮大一些。
英法当然是希望维持安定的,有利于贸易,但出售军火也在两可之间,看情况。
南方无力,做不了什么。但如果和此时派出大部队和张克打生打死,那么将来会不会被其他势力,摘了桃子?局势不明,袁世凯也不敢全部压上赌一把。
南北都乱,局势崩坏,袁世凯开始加紧夺权,威胁清朝退位,实行共和。
用共和谈判,防止内战,先稳住南方。又卡住关外的路,发电东北要求停止行动,一边加紧占据中央,进而占据稳定北方才是当务之急。
袁世凯山东北洋集团,兜兜转转同时在和南方,和关外和清庭谈判。
清廷最弱,先前引狼入室,面对逼迫没办法了,确定了在春天的时候,光绪帝就会在北京祭天退位,实行共和,以求优待。
南方南京孙总统,只有电文往来,支持袁世凯当总统,只要清帝退位,先共和再立法。
黎元洪只是联系本地势力,掌控权力,并不主动要求什么,维持现状,扯皮而已。
辽宁遇到了冬天,进攻暂停,只是加紧物资部队动员,加紧谈判,希望劝说吉林北洋驻军退出关外。招降八旗官兵,朝廷马上没了,给谁卖命?过日子是真的,辽宁给出路,不乱杀,试着瓦解八旗军队思想,减少顽抗。
袁世凯集团,已经开始完全掌握北京中央了,立刻派出了山东北洋军进驻北京,河北,河南。
逐渐扩张自己的势力,当然也是想向东北扩张势力的,毕竟东北还有自己的2万人。
如果可以把东北这块拿下,也是大有好处的,经过张克数年的经营,谁看了现在的辽宁不流口水?
能拿下就统一北方,全国一盘棋是基本赢了。
古时候打仗的时候,因为维持后勤粮草转运,需要拉大量的壮丁来负责后勤粮草的转运,使用大量劳力是很伤农业的。
随着铁路建设,后勤转运的压力大大的减少,对壮丁的需求大大减少,对农业的伤害大大减轻。
打仗你就可以不需要分时间了。只要根据局势,随时可以发兵。
此时关外铁路西线修到了四平方向的辽河对岸。东线在新民过辽河修到了沈阳、向北到抚顺,南边营口到鞍山。
抚顺向北进攻,就是要用人力运输物资,保证后勤,所以在冬天开打,根本就不现实。
袁世凯通过铁路在黄河以北,快速整合河北,河南的力量。
快速扩张势力,也不过是一年半载的时间,应该就可以打下基础。
所以其实对辽宁来说,情况也非常危险了。
不能在关内北洋集团整合北方关内前,完成吉林攻略,就有可能被关内直接打出关外,一统整个北方。
山东3000万人口,赋税1000万两左右,直隶3000万人口赋税2000万左右(作为首都,清朝完了,会马上掉下去),河南部分7百万人口赋税200万两银子(查资料河南一年赋税700万两左右,什么情况?有懂得吗?河南这么穷?袁世凯在中央主政,减免老家赋税?还是资料有误?),这是去掉地主拿走的剩余,中央和地方官府分,袁世凯完成整合,3200多万两银子的税收,拿个1000多万两不过分,打关外,有优势的。
逼急了地主部分再榨出来1000万两如何?用金融从豪门乡绅筹1000万倆如何?
在中国一般把统治权力分为王道和霸道。
我的理解,王道就是通过比较公平的方式获取利益,不断的强大自身。
比如你交税,我保平安,维持秩序。
比如张克辽宁军屯制度。
霸道就是通过不断的投机,获得能量来强大自身,再去进行投机,自身越是强大,就越是可以获得机会收益,机会收益带来的能量越多,就越是可以增强自身。
比如站队,犯禁。
投机就是获取意外之财,但世上的东西是有主的吗?这问题有些哲学。
结亲,婚嫁本是常事。伴侣貌美,俊逸?富贵才情?十全十美?还是普通丑陋?难道是有定数的?
但大约还是有规矩的。
社会秩序,物皆有主。
但观史,草民…反不绝,奴隶起义不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俄国工人革命,中国社会革命。
谁言世间有主?诸物无主?能者自取?
如果你走王道之路,就算你背景,时运,能力都是万中无一。你想想走到世间的顶点,你需要走多久?
所以中国话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王霸道杂之。
一直好好做事,积攒能量会非常慢。
你每次都投机,那迟早会失足,跌得粉身碎骨。
治世的能臣,乱世的枭雄,全看时运如何。
看袁世凯,有能力,有决断,能办事,能投机。
其势见大,就是张克坚信自己路是对的,如何不担心?
世事无常,走对路,时运不在,有时也不代表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