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其他类型>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006 承恩惊叹绝妙布局 汉王盘点手中势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6 承恩惊叹绝妙布局 汉王盘点手中势力(2 / 3)

么行刑二字都出来了,皇爷虽然没改主意,但意思不过是小惩大诫而已,你还真想玩命打啊。”
王德化无奈地摊摊手:“王公刚刚没看到皇爷是何等的震怒吗?既然皇爷命令狠狠地打,我们这做奴婢的自然要坚决执行。
更何况汉王殿下不仅妄议国事、君前失仪,而且还不思悔改、非议圣上。”
王承恩听明白了,这位二王公要么是脑袋被驴踢了,要么是想讨好皇后娘娘。
于是王承恩左右看看,准备找个可靠的自己人,随便挥几板子意思意思得了。
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王德化已经自顾自地拿起竹板打了起来。
朱慈炤还很倔强,作咬牙切齿愤恨状,却强忍着不肯叫出声来。
竹板翻飞,往来之人皆侧目而视。连王承恩都不敢上前阻拦,生怕一不小心被二王公给开了瓢。无心之失,打了白打。
不过这都是旁人的视角,而王德化却是想笑不敢笑,心里憋得难受:自家汉王殿下真是面面俱到、算无遗策,每处细节都考虑到了,竟然还往孝服下面垫了不知道什么东西。
反正打起来叭叭作响,听着挺热闹,实则板子打身上就跟挠痒痒差不多。
再加上王德化当了好几年东厂提督,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打板子了。打半天看着穷凶极恶,其实啥事没有。
三十板子,很快就结束了,王德化还多打了三板子才解气,然后一边擦汗,一边吩咐心腹把汉王抬回慈庆宫。
懿安皇后搬走前,还叫慈庆宫。只要懿安皇后一般走,马上改叫端本宫。新名字早都取好了,里里外外的宫门殿阁全都改名。
再过两三天,就要上演人走茶凉,新人换旧人的戏码了。
王德化的心腹们可不知道自己干爹心里是怎么想的,还以为是真的要跟汉王划清界限呢。所以把汉王抬进清正轩,长凳都不要了,把人扔下就跑。
慈庆宫的内侍宫女看完笑话,才慢悠悠去禀报懿安皇后。
清正轩里,朱慈炤的贴身太监方正化一脸焦急地扑了上来,跪在长凳旁就要掉眼泪。
朱慈炤摆摆手:”稳住,别慌。让所有人都退出去,把门别上,就说我要闭门思过,不见任何人。”
方正化依言打发走宫人,插上门栓,然后把朱慈炤扶到床上。
躺好之后,朱慈炤长舒一口气:“累死本大王了,斗智斗勇这半天,我这个精神紧绷的啊,生怕出一点错。”
方正化急切问道:“殿下,您真挨打了?奴婢去给您找药。”
“不用,打肯定是挨了,但就跟挠痒痒似的。知道我为什么今天执意不带你了吗,你要是去了,父皇一迁怒,你就得结结实实挨顿板子。”
方正化闻言一阵感动,办着今天这么难的事情,殿下还有精神在乎自己挨不挨打。
朱慈炤又吩咐道:“太累了,我睡会。不要让人进来,谁来都轰走,给人造成一种我在跟父皇置气的印象即可。”
“那若是懿安皇后来探视呢?”
朱慈炤摆摆手:“放心吧,她不会来的。最多派个女官来,你打发走就是了。”
说罢,朱慈炤拉了拉被子,转过身去闭目养神了。
方正化只得搬把椅子,到靠近门口的地方守着去了。
终于安静了,朱慈炤也不是真要睡觉,而是在心中默默复盘:首先最关键的一步已完成,总算可以出宫去了。
其次再盘点下自己手里的牌吧:内侍里,一共有三个嫡系。
王德化算半个嫡系。
方正化是高时明名下太监,前年靠自己母妃运作,调到身边来的。毕竟是半路出家的主仆,还不敢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所以目前方正化也只算半个嫡系。
但是靠着方正化,好歹有了跟高时明沟通的稳定渠道,能不能拉拢动高时明,还要费一番周章。
而且方正化才三十出头,好舞枪弄棒,武力值还是挺高的。
另外还有两个嫡系死忠潜伏在内廷,这才是我真正的杀手锏,要留到两年后的关键时刻再用。
到时候李自成进京,这两个嫡系死忠有天大用处,但现在不能有丝毫的联系,得当他们不存在一样。
朱慈炤叹了口气,即便人走茶凉,遗泽消散的极快,但自己母妃当年以第一的成绩杀进了信王选妃的决赛,虽说被懿安皇后和刘昭妃联手打压成了妾室。可毕竟混了这十五年,怎么也算信邸元老了。
俗话说耗子还有三个朋友呢,一个如此老资历的皇妃有两个死忠不过分吧。
最妙之处在于,这两个死忠还不是承乾宫的,也就是说只要自己不主动联系,敌人想把他们翻出来,难于登天。
总之,忠于自己的内官就这些人了:王德化半个,方正化半个,再加两个潜伏的死忠。
多的再也没有了,就连王承恩的人情都用掉了,从此两清。
至于外朝,武将里一个死忠没有,勋贵里一个死忠没有;外戚里就一个田家,还是自身难保了。
只有文臣里,有一个硕果仅存的死忠。
盘点到这里,朱慈炤自己都乐了,说到文臣,就不得不提我的金手指了。
其他穿越者的金手指,都是什么系统、加点、仓库之类的,但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是个活人。
而且别人的系统、仓库之类的金手指说不清是怎么来的,但我的金手指却能说清出处:八成归功于东林和复社,两成归功于自己母妃。
他就是在历史上本该已经死去,因为我的缘固,此时还好好活着,正在湖广督师的杨嗣昌。
能够得到杨嗣昌,首先要感谢东林和复社的正人君子们。这帮人,什么脏水都往杨嗣昌身上泼。卢象升之死,硬安在杨嗣昌头上;‘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也硬安在杨嗣昌头上。
反正杨嗣昌就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搞得杨嗣昌谤满天下。
都那样了,杨嗣昌还想着忠于崇祯,实心用事呢,也真是可怜可叹。
朱慈炤无奈地摇了摇头,最后是自己拿祖坟威胁杨嗣昌,他才总算从死牛角尖里钻出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