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时候,跟着语文老师来参加县里的作文竞赛,来去匆匆,根本没有仔细看县城的景色。
县城对于张胜利来说,完全就是另一个世界。
现在坐着吉普车欣赏县城的夜景,张胜利仿佛是在做梦。
难道,自己的命运,真的就要改变了吗?
吉普车驶进了一个小巷子,在最深处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下。
门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十分气派。
沙城绿洲最早是游牧民族的牧场,明清时期朝廷移民戍边,大量山西、陕西、安徽一带的人民迁居沙城,多元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门楼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沙城人家,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修个斗拱飞檐的门楼,叫做“街门楼子”,这可是一个人家的脸面。
当然,像周云家这样纯木头卯榫结构、雕梁画栋的街门楼子,在沙城县也算是凤毛麟角。
张胜利下车,抬头就见街门楼子下的门楣牌匾上,写着“爱莲世家”四个大字。
这也是沙城的文化特色,每个姓氏人家门楣牌匾上的字都不一样,称为“门勒”。
比如张家的门勒是“黄石授书”,王家是“三槐遗泽”,杨家是“清白传家”,孔家是“尼山流芳”...都包含着祖先的文化传承。
外人一看门勒,就知道这家人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