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353章 基哥的铁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3章 基哥的铁拳(2 / 3)

张郎将的想法,本官可以理解。”

刘晏笑眯眯的说道,很是健谈,也不避讳那个“公开的秘密”。

长安交子发行几个月,已经贬值了一半,还在持续贬值中,谁也受不了目前这种速度。

所以朝廷俸禄发放的当天,几乎所有官员都会不约而同的将长安交子用出去。他们是官员,自然不必像商人那样,换河西交子还要交一笔绢帛作为“手续费”,有专人“回收”他们手中的长安交子。

官员“以身作则”,带头不使用长安交子固然是罪大恶极。但手持长安交子,就没办法维持体面生活,就必须得贪污腐化,收受贿赂以维持生活。

刘晏不想受贿,所以他选择用自己的关系,将长安交子换成河西交子。这也是一种“体制内”的灵活变通。

“长安交子乱象,刘司曹就不管管么?”

张光晟有些迷惑不解的问道。

傻子也看得出来,长安交子出了大问题啊!

“有人建议本官向圣人上奏,收回河西交子的发行权,被本官拒绝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刘晏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起了河西交子,他今天的话,好像格外多。

张光晟摇了摇头道:“某不知道啊。”

“现在市场上是两种交子并行,河西交子才是流通顺畅的那一个。但不管怎么说,朝廷都有一个替代品,百姓也是。

若是收回河西交子的发行权,那河西交子也会很快变成如今的长安交子。

如此一来,有交子的地方,就会市场大乱,百业萧条。交子有一日变成废纸,回到以物易物,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刘晏轻叹一声说道。很多时候,政策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不坐到那个位置,就不会知道事情难办到了什么程度。

现在户部交子司跟河西进奏院那边,还是有一些PY交易,内部“货币互换”,至少保证了长安城内某些人和某些行业,交子作为货币顺畅流通。

比如说官员的俸禄什么的,就可以直接“内部互换”,这个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可是户部如果把河西交子也拽手里了,那样就能备选也没有,必然产生惊涛骇浪!

刘晏很谨慎,长安交子没救了,他就干脆不救,一切以大局为重。商业运营可以维持下去,财政可以维持下去,那就行了。

“刘司曹跟在下这个大老粗说这么多,又有什么用呢?某也听不懂这些复杂的道理啊!

某只会用钱,不会印钱啊!”

张光晟一脸迷惑询问道。

刘晏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本官听闻张郎将与方节帅私交甚笃,某这里有一封信,你能不能私下里交给方节帅,让他帮本官参详参详交子的改进之法。

这长安交子贬值过快,本官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请方节帅务必帮个忙。”

说完,他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张光晟。

原来你也知道怕啊!

张光晟一脸古怪打量着刘晏,如果这位现在大喊一声“长安交子是本官搞出来的”,保不齐会被人给打当场打死。

将来长安交子玩崩了,刘晏被贬官都是小事,很有可能被基哥直接噶了。

“那行吧,不过方节帅现在在西域,很难找,某会派人尽量把信送到,万一送不到,那也别怪我啊。”

张光晟接过信,不置可否说道。

刘晏也不以为意,叉手行了一礼便告辞离去。说实话,他留在这里,看着自己一手策划的长安交子,变成了人憎狗嫌的夯货,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他已经是尽量少发交子了。

然而圣人今天要印钱当军费,明天要印钱当赏赐,又只管印钱不给准备金,还能如何呢?

刘晏也变不出钱来啊!

要不是自己坚持开着交子铺,不完全拒绝兑换绢帛,长安交子的信用早就崩溃了!

而另外一个方面,为了给官员发工资,户部每个月还要调拨一部分绢帛给河西进奏院,以换取河西交子,这其实变相是在减少长安交子的流通范围。

可用的“准备金”更少了!

长此以往会如何,刘晏都已经不敢想!

惟愿自己任内无事。

马上是圣人的寿宴,又要花钱。以前户部还要想方设法的搞钱,现在不会了,直接印钱就行了。看似简化了步骤,实则饮鸩止渴。

该怎么办呢?

他也不知道。

刘晏一脸落寞的离去,宝宝心里苦,又说不出来。

第二天,交子行被哄抢的事情,以奏折的形式送到了基哥的案头。礼部尚书陈希烈上奏,长安无赖抢劫交子行,影响极坏,破坏性极大,尤为恶劣,建议严惩,速办。

基哥批示:斩立决,弃尸城南十日内不许收敛,以儆效尤。

另下旨,让左金吾卫中郎将张光晟,加强对长安东市西市的巡视。有拒收长安交子者,与抢劫同罪,下金吾卫大狱。

这道命令也被称人们为“交子令”。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长安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升斗小民皆哗然。以前发行交子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因为可以兑换绢帛,所以它的实用性排在第一位。

如今朝廷明令禁止拒收长安交子,并严惩违规者,这就摆明了要明晃晃的抢劫啊!

得到确切消息后,张光晟还未开始执行,长安东西两市绝大部分商铺,便已经开始关门歇业,决意暂避锋芒。

不收交子的犯罪,要坐牢,那我不开门做生意总可以了吧?

谁家的货物也不是浪水打来的啊!

之后,长安各坊内酒肆、青楼、商铺,也接二连三的开始歇业,不动声色对抗朝廷吃相难看的洗劫。

既然东市西市和酒肆青楼什么的都大半熄火了,那长安城内各种小商小贩,也没法独存,到最后,坊内连个卖胡饼的人都找不到了。

大家知道金吾卫在查交子的事情,一个个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