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424章 敌在香积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4章 敌在香积寺(2 / 3)

“立功受赏,天经地义!我们不贪,丁是丁卯是卯!该有的不能少!

这是荣耀,是我等应得的,是我们浴血奋战,杀穿了西域夺回来的!

多的我们不要,属于我们的,谁也拿不走!

宰相不能,六部尚书不能,甚至是圣人,也不能!

朝廷不给我们公道,我们就去皇城,就去议政堂,去六部衙门,讨回公道!

我们就去兴庆宫,让圣人出来主持公道!

我就不相信,大唐没有睁着眼睛的人,看不到我等翻山越岭走了一万里路,横扫西域是何等功绩!”

车光倩这番话入情入理,确实是说到了点子上。众人听了以后,都感觉这些是朝廷的错,反正他们是没错的。

车光倩转过身,单膝跪下,对方重勇请示道:

“节帅!圣人被奸相蒙蔽,朝堂里的坏人遮天蔽日,让我们这样功勋卓著,忠诚勇猛的铁军蒙羞!

还得寸进尺要阴谋清算我们!

银枪孝节军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我们岂能就这么算了!

不为财帛,只为气节!我们银枪孝节军就是要争一口气!

李适之不给我们公道,张均不给我们公道,我们就用手中的刀,砍出一个公道来!”

车光倩站起身拔出佩刀,高高举起,大声呐喊道: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

先破神策,再入长安!

杀入皇城,手刃奸贼!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我们就是要让世人知道,银枪孝节是猛虎雄狮,不可欺辱!

欺辱我等之人,唯有以死谢罪!”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

“尊皇讨奸!天诛国贼!”

众将齐声高喊道,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看到这一幕,方重勇稍稍松了口气。

车光倩文化人,说话一套一套的,果然是效果顶呱呱。虽然这些都是事先说好了,但这临阵发挥,也当真是真情流露。

车光倩是去西域路上被提拔起来的将领,所以闹事最是积极。

这不仅是因为事关银枪孝节军在长安立足立威,而且跟车光倩本人的利益前途紧密挂钩。

要是不能论功行赏,他这一路全都白忙活了。

换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善罢甘休。

方重勇可以想象,前世的时候一个国企员工努力成为了厂长,结果无缘无故被一个空降的领导一句话撸到底,打回原形。

这个人也不会善罢甘休啊!古今道理都是一样的。

方重勇相信,哪怕现在让车光倩上去砍李适之一刀,他下手都不会有丝毫犹豫。

只要敢挡老子财路,挡老子官路,坏老子前途,老子上去就一刀剁了你,管你是不是宰相!

很多时候,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们,其实都不明白一个道理:

当他们所构建的秩序遭到底层的人所质疑后,那些人便不会再遵守这些秩序。而是信奉最原始的暴力机器。

而权贵们的力量来源,往往正是和平时期所构建的稳定秩序。

失去了这些以后,他们的脖子并不比任何人硬,一刀砍下去,同样会飙血!

“这一路,会很危险,甚至可能送命。你们都想好了么?

不愿意参加的人,现在就出军帐,本节帅绝不勉强,更不会追究。

我在这里立下誓言,若有违反,天诛地灭。”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句话其实是废话,因为议政堂那帮人,显然就没打算放过银枪孝节军。若是不能立威,这支军队在长安就是龟孙子,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麻烦。

盛唐的社会风气,都是昂扬向上,快意恩仇的。

老子想干,直接干了再说!

时人便是有这样的气魄与心胸,更别说是刀口舔血的丘八了。

现在离开的人,今夜这一幕会是他们一辈子的阴影和痛点。就算别人看得起他们,他们也会自己看不起自己的。

“我等愿意跟随节帅尊皇讨奸,天诛国贼!”

众将齐声高呼道。

军心可用,这件事便成了一半!

方重勇心中大定。

“车将军,上地图。”

方重勇对车光倩吩咐道。

“得令!”

车光倩从亲兵手中接过他自己和契卡的人共同绘制的香积寺周边地形图,挂在军帐内专门悬挂地图木头架子上。

地图展开后,香积寺周边的河流、山林、佛寺都被标注得一清二楚。

“我们的第一战,便是要击溃埋伏的神策军。”

方重勇拿出一根细木棍,指着地图说道:

“此番出动的神策军番号,一共有四个都,因为不满编,所以人数不满一万二,就当一万二好了。

我们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有心算无心,胜算很大。

香积寺周边西北,东南两面都是密林,西南是三水交汇的渡口,东北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

我估计神策军就埋伏在西北与东南面的树林里,因为做贼心虚,不会轻易暴露。”

方重勇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一下香积寺周边的地形。

很显然,在朝廷相公与尚书们的预测中,银枪孝节军是有可能认怂的,甚至他们认为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所以神策军这支伏兵,一定是尽可能不暴露出来。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出手。

这也就意味着,神策军只可能埋伏在两片树林里面。

然后看烟火为信号动手!

议政堂的相公们不下令,他们就不会出来冒头。

因为这种事情,都是犯忌讳的。银枪孝节军如果乖乖接受了朝廷的所谓“封赏”,神策军的动作就是图谋不轨,这种事情暴露出来百害而无一利。

宰相尚书们都是爱惜羽翼的人,断然不可能被人找到这样的口实。

方重勇将李适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