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575章 不详的预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5章 不详的预感(3 / 3)

大雪这天,正式出兵。

诸位以为如何?”

方重勇环顾众人询问道。

这里多了两个本不该出现的人。

一个是亳州刺史封常清,一个是青州刺史刘展。

他们先行来到汴州参加军议,麾下各有两千团结兵已经在路上,尚未抵达汴州。

换言之,作战方案的前奏部分,方重勇早就安排下去了。这两个州的团结兵,之前都经过了长达数月的训练,属于半脱产武装里面,比较精锐的那部分。

这次作战兵力稍显不足,需要有兵马防御侧翼,方重勇只能矮子里面拔长子。

李璘派出三子李侦前来列席旁听,也不知道这位十来岁的毛头小子能不能听懂。永王倒是很想派次子来听,只可惜因为之前宇文氏的事情,次子李儹来了,只怕要跟何昌期打起来。

李璘现在也希望跟方重勇精诚合作,不想计较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了。

“节帅,此番的胜负手,其实在坐镇邺城的李归仁手中。特别是他还有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冬天黄河结冰后,可以来去自如。”

严庄对方重勇抱拳说道。

大堂内众人顿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谁也没想到,严庄会说这个话,但细细想来又不无道理。

此前方重勇、严庄和李筌等人秘密商议军略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重要共识。

此战若败的话,其要害便在侧翼。也就是说,只要能守住侧翼,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会输。

侧翼是哪里?

黄河对岸的李归仁部。

而对于从洛阳方向而来的李宝臣部兵马,银枪孝节军可以先拿下荥阳城,然后在荥阳以西不远处布防,一个河北叛军都冲不出来!最差也能打成对峙的局面!

看到大堂内众人都是频频点头的模样,方重勇大声问道:“谁愿意去邺城规劝李归仁?”

这话如同石破天惊,本来满是嗡嗡声的府衙大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去劝李归仁啊,那要怎么劝?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这活计可不是好玩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