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590章 敢问路在何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0章 敢问路在何方?(2 / 3)

手中聚集,这是明摆着的。

方重勇如果不抓权,无以掌控地盘,就会有人替代他,干一样的事情。

至于说永王李璘是个傀儡……此前在长安的李琩,又何尝不是个傀儡呢?

在郭子仪看来,无论如何,要先恢复国家的建制,让一切都走上正轨再说。至于说方清一家独大的问题,到时候他想玩权术斗争,自然会有人站出来跟他斗,那都是以后的事。

只不过颜真卿完全是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显然是跟郭子仪这种“实用派”谈不到一起去。

颜真卿认为一开始的时候,“准天子”都没掌控到权力。那么登基以后,也必定受制于人,这是属于先天不足。

“李光弼是王忠嗣义子,方清是王忠嗣女婿。若是颜相公不愿意扶持永王殿下,那李光弼必定会投方清,跟我们分道扬镳。”

郭子仪满脸无奈说道。这句丑话,他不得不说在前面了。

众人默然,郭子仪的话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

长安无主,神器失位。李光弼又跟方重勇拐着弯是亲戚,他带着蒲州的兵马投奔汴州而去,拥戴李璘,这绝对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至于回长安……那种事情就别想了,无论是李光弼还是高仙芝,都不可能带着本部人马回长安勤王的。

李琩都死了,还勤个屁的王啊!

到时候连大军行军需要的粮秣都没人供给!

“颜相公,如果,末将是说如果你真想再造一个大唐,需要重整山河。

那么,在襄阳招兵买马的颖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那样的话,就只能以长江以南为界,先收拾半个大唐,不去管北方如何了。

何去何从,你自己思量,郭某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

郭子仪又给颜真卿提了一条建议。

老郭是个厚道人,颜真卿找他寻求意见,他就真的给意见!给真知灼见不忽悠!

“确实,哪怕再不济,也可以先占荆襄,再整合江东,再北上两淮,未必不能再造一个新大唐。”

颜真卿微微点头,赞同郭子仪的看法。

因为占据荆襄还有个好处,那便是可以从这里走武关道进关中。这条路很难走,但它是一条捷径。只要进入关中,那好事便成了一大半。

颖王李璬跟永王李璘比,有两个巨大的优势。

第一个是他现在占据的荆襄,可以“背刺”关中,又相对偏远,避开了那些激烈纷争。

可以“徐徐图之”。

第二个是他不像是李璘,被强力节度使给架空了。

当然了,麻烦事自然也有,而且还不少。比如说李璬麾下精兵很少,兵力孱弱,没有什么能打的武将等等。

另外若是以荆襄起家,想一统天下,那便如同文火熬汤,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果,很可能得五年十年,才有机会整合天下。

想恢复盛唐气象,又谈何容易?

“郭将军,你想去什么地方呢?”

颜杲卿忽然有些好奇,此刻的郭子仪十分镇定,颇有大将之风。不知道他是怎么为自己谋划的。

“大唐在灵武还有一支精兵,我想去灵武试试看,能不能召集有识之士勤王。”

郭子仪对颜真卿与颜杲卿兄弟抱拳行礼道。

他这话就说得比较含蓄了,勤王是勤的哪一位呢?郭子仪不说,恐怕这个问题,需要其他人给答案才行。

灵武那边一直比较安静,但朝廷之前派人去,也是杳无音信,不知道是使者被扣押了,还是路上出事了,总之就是没有回信。

朔方军一直不入局,不代表他们将来不会入局。或许,天下的局面稳定以后,朔方军的兵马就会进入关中了。

很显然,郭子仪不太看好颖王李璬,不愿意跟颜真卿一路。

朔方军总是会缺少有能力的将领,郭子仪在其中立足不难,至于拿到指挥权就别想了。说白了,他就是不想再参与皇族之间的内斗而已。

“族弟,不如这样吧。”

颜杲卿长叹一声,对颜真卿说道:“某去找李光弼,若是他想去汴州,那某便与之同去。他若是不想去,那某便随他去别处,劝说他以大局为重。族弟去找高仙芝,劝说高仙芝带兵入荆襄支持颖王殿下。至于郭将军想去灵武,那便去灵武吧。”

至于控鹤军啊,长安百官与宗室啊,乃至洛阳的李宝臣会如何,颜杲卿提都不提。

大概,也就那样了吧。很多话即使他不说,大家心里也是明白的。

现在关中的局势,已经糜烂了,救不回来了。李宝臣带兵入关中,想来是必然之选,至于他来了以后会如何,似乎也不需要去考虑了。

让李怀光去操心吧,或者叫狗咬狗也行。

此时此刻,颜真卿感觉到一股深深的疲惫,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失望与倦怠。

关中的局面,就如同雪山崩塌一般,好似排山倒海。

看似强大的朝廷,前一天还能顺畅的传达军令,但当控鹤军在长安兵变后,就已经在瞬间就土崩瓦解了,现在甚至连勤王的军队的找不到。

世道沦落至此,究竟是谁的过失?

……

太极宫大殿内,张韶目光阴冷的,死死盯着面前站立的长安县县尉。

“崔器,你若是能办这件事,李节帅便提拔你当宰相,如何?

长安死了许多人,不差你一个。”

张韶一边说话,一边用横刀在崔器胳膊处的绿色官袍上,擦了擦刀上的血迹。

将那件绿色官袍的擦拭部位染成了红色。

崔器不答,他虽然只是长安县县尉,但对方要他做的事情,极有可能是要抄家灭族的。

连叛军都不愿意做的事情,那能是好事么?

“你不要不识抬举。

如果你不做,你,还有你全家人,都死!

做了,你就是宰相,谁敢把你怎么样?

即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