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宝臣大帅又该如何应对呢?
“哎呀,险些误了大事啊!”
李宝臣猛的一拍脑袋,已经吓得后背全是冷汗。
方重勇修的这个大营,所在位置实在是令人非常讨厌。就像一根钉子,深深插入洛阳与运河出口之间的要害。
其实李宝臣与方重勇拉锯的关键,便在于交战的地点在哪里。他自己是当局者迷,而李史鱼这个旁观者,却是看得明明白白。
宣武军大营,就是方重勇预设的战场。李宝臣带兵前来,一番折腾之后,基本上十有八九都会输。
李史鱼已经看穿了方重勇的把戏,只要他们不带兵攻宣武军大营,那么十有八九都会赢,起码也是平手。
要看穿这一点,就必须以下围棋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而不能以下象棋的思维去考虑。
李宝臣总是时不时的就脑子热,一定要把对手锤死,他心里才舒坦。简直就跟下斗兽棋没什么区别了。
“待入主关中后,洛阳这边以守为主,大帅将来可以带兵先攻河东。
拿下河东后,剩下的已经不足为惧,可以徐徐图之。”
李史鱼耐心劝说道。
“唉,也只能这样了。那现在该如何应对呢?”
李宝臣有些丧气的询问道。
“李光弼部粮秣肯定不多,他看到此番没有机会,一定会渡过黄河去河阴县。
士气可鼓不可泄,这口气松了,再带兵来攻河阳三城就是说笑了。
李归仁看到大帅没有攻打宣武军大营,自知没有机会,一定会按兵不动。方清再想说服他,恐怕也不太容易。
到时候,大帅一边命安守忠领兵一万攻潼关,一边下官也会去宣武军大营游说方清,试探虚实。
待攻破潼关后,大帅只需留李惟简守洛阳,留李惟岳守河阳三城,大帅亲率大军主力前往长安即可。
可暗示安守忠,破长安后大掠三日。待大帅入城后,先将其治罪,再命其戴罪立功。
如此,关中可定。”
李史鱼凑过来小声说道。李惟简和李惟岳都是李宝臣之子,忠诚度是没什么问题的。
李宝臣微微点头,心中暗道:此计思虑周全,深合我意,李史鱼果然是我身边股肱之人。
“那就照此办理吧。”
宝臣大帅把李史鱼扶住,再次听劝,放弃了攻打宣武军大营的想法。
听到这话,李史鱼松了口气,这才察觉自己已经吓出一身冷汗。
踏马的总算是劝住了。
宝臣大帅的思维,常常就跟脱了缰的野马一样,得时时刻刻盯着才行。
李史鱼心中暗暗后怕。
……
寒风呼啸,大雪飘飘。虽然是白天,却依旧让人感觉黑云压城一般,地上一片干净的雪白,反射的光芒,令人感觉不适。
以及压抑。
宣武军大营的木墙上,方重勇正拿着一支“千里镜”,观察西面的动静。
“节帅,没有动静。末将上午走了一趟孝义桥,地上连马蹄印都没有,李宝臣根本就没有出兵。”
方重勇身旁的何昌期有些急躁的说道。
“没理由啊,我都露出这么大一个破绽了,李宝臣怎么会不来呢?”
方重勇百思不得其解,自言自语说道。
他用了一招当年董卓用过的计谋。白天大摇大摆的派人去河阴县,晚上再让他们偃旗息鼓悄悄返回大营,周而复始。
如此一来,就会让李宝臣产生一种“敌军在分批次增援河阴县”的错觉。
与此同时,他再将营地内的旗帜适当减少,造成一种“营内军士锐减”的迹象。
然后派人通知李光弼和李归仁,只要李宝臣带兵攻打宣武军大营,那两人就立刻动手!
李光弼肯定会听他的,但为什么李归仁也会听他的呢?
因为方重勇承诺,事成之后,将洛阳让给李归仁。并将长安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的告知对方了。
他非常确信,李归仁一定会摆李宝臣一道的。就算不动手,至少也是两不相帮,绝不可能配合李宝臣。
李归仁暂时没动,那是因为李宝臣也没有动静。
只要李宝臣动了,李归仁会怎么选,那是明摆着的。
方重勇在城墙上一等就是一天,直到天黑,李宝臣也没有带人来冲击大营。
“节帅,李光弼派人来问,什么时候动手。他们快要没有粮草了,今夜不动手的话,明日他们便会退到华阴县。”
封常清上前对方重勇抱拳行礼说道。
李光弼队伍里精兵很多,都是除了赤水军以外的河西边军。但他们长距离行军,又缺粮秣,现在就凭着一口气吊着,实在是不方便瞎折腾了。
“你亲自走一趟告诉李光弼,若是今夜李宝臣不来,便让他们明日退到河阴县修整吧,本帅已经在那边准备好了足够的粮秣辎重。”
方重勇长叹一声,轻轻摆手。
“得令,末将这便走一趟。”
封常清抱拳行礼退下,他走之后,方重勇的内心更觉得烦躁。
现在就是黑盒模式,李宝臣会怎么办他不知道,李归仁会怎么选,也不会派亲信来通报,以免落人口实。
“节帅,末将刚刚带着两个弟兄去西面巡视了一圈,孝义桥东边,地上的马蹄印还是没有增加。应该是敌军斥候根本就没过桥。”
下午离开的何昌期又返回了大营,对方重勇禀告道。
“知道了。”
“节帅,以末将之见,出兵前肯定是会派遣斥候侦查的。西面一点动静都没有,末将以为,李宝臣应该不会来了。
末将还以为,应该派人去更西边的地段侦查一下,李宝臣很可能已经带兵,或者是派人去攻打潼关了。”
何昌期小心翼翼的说道,他知道方重勇现在很烦躁,但是军情事关众人生死,这可不是想不说就能不说的。
李宝臣会不会之前装死,然后夜里突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