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盛唐挽歌> 第617章 人与人不一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7章 人与人不一样(2 / 3)

率大军五万,分别屯兵邺城以东的尧城,以及邺城以南的汤阴。两支军队合力,仿佛一把铁钳,将邺城狠狠夹住!

汤阴是前往卫州的门户,史思明的意图很明显,干掉李归仁后,卫州的守军便会不战自降。

而且在汤阴屯扎一支兵马,可以挡住南面来的所谓“援兵”。

史思明这一手就显示出自己用兵的水平来了,他并不是急吼吼的把所有兵马都派出去,把邺城围一个水泄不通。而是先占周边城池,然后再建营寨,压缩李归仁部的生存空间。

这种部署,妙就妙在:旁人若是想救,也没法占便宜,依旧要真刀真枪的跟史思明拼消耗。

对于史思明的这种严谨打法,李归仁完全没有任何办法。有几次她趁着夜色,派兵去偷袭史思明大军前出到邺城周边的营寨,都是先赢后输,最后灰头土脸的退回城内。

几次试探之后,李归仁也躺平了。

而且,无论是李宝臣,还是方重勇,他们的所谓“援兵”,也都一根毛都没看见。

这天夜里,史思明忽然接到一封信,是李归仁的亲信刘龙仙写的。在信中,刘龙仙对史思明描述了邺城内的乱象,那几乎是一天都快守不住了。

还说李归仁现在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

他不想跟着这个人一起走到黑了,他只想进步!请史思明收留!

刘仙龙约定,就在最近这几天,不确定是哪一天,但一定是晚上。他会在邺城东门附近放火,然后打开城门。????但见火起,史思明便可以派兵入城,必能成事!

史思明收到信以后,将军师平冽找来,二人商议对策。

“刘龙仙,会不会是诓骗朕呢?”

史思明有些疑惑的询问道。

其实他内心已经笃定,刘龙仙不可能耍什么花样,只不过还是希望有人能“劝说”自己罢了。

“陛下,这件事又不难决定。不妨先答应下来,事到临头了,派一骁将,去试一试刘龙仙有什么打算不就好了么?

邺城被围死了,外无援兵,内无存粮,刘龙仙就算搞出什么花样来,就算得手了,又能有什么用处呢?”

平冽说了句公道话。

虽然不能排除刘龙仙玩花样的可能,但从常理上说,这样的可能性太小了。即使玩了花样,也不过是在作死,将来被史思明挂旗杆上而已。

“言之有理。”

史思明点点头道,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站在刘龙仙的角度看,即使真的耍套路赢了,也如同野狗咬了史思明一口。又咬不死,何苦这般挣扎呢?

“陛下,您觉得派谁去比较好?”

平冽对史思明叉手行礼问道。在他看来这件事只是小事,应付一下得了。

“朕,这次亲自领兵。”

史思明紧握拳头说道,自信满满。

听到这话,平冽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件事,如果其他人去办,对于史思明来说,是完全无所谓的。

反正就算出了意外,死的又不是他?就算损失,也损失不了多少兵马,两三千人顶天了。

但史思明自己亲自带兵去夜袭邺城,那结果就……很难说了。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您带兵夜袭,风险太大了。”

平冽连忙劝阻道。

“朕登基称帝,麾下部众或有不服,人心不齐。朕如果每次作战都躲在后面,更会让人轻视了。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不去怎么行呢?”

史思明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在他看来,不去,那是肯定不行的。

史思明和方重勇、李宝臣这些人的情况不一样。那些人虽然是扶持傀儡上位,但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一般人也说不出个不妥来,因为终究还是李唐宗室的人当皇帝。

国号也依旧是“唐”。

但史思明是自己称帝,建国“大燕”,

他本人,必须用战功去打出一个正统性来。幽州等地,私底下不服史思明的人有很多。

如果关键战役假于人手,则很可能会逐步失去对军队的掌控。

这次刘龙仙投诚的事情,外人都不知道。史思明如果利用这个机会击败李归仁,那么则可以极大提高麾下军队的向心力!

并树立起自己的威望。

自古以来,一个能打仗,会打仗的皇帝,哪怕是半路接手,也能很快稳固基本盘。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五代后周的郭荣,他是郭威的妻侄,又是骤然上位亲信不多,内部动荡。

然后,郭荣就凭高平之战的指挥若定,打败了北汉与契丹联军,便很快扫平了军中不服!树立了威信。

一直到他去世为止。

史思明虽然不可能知道百年后的事情,也不可能认识郭荣,但所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

“陛下所言也有道理,微臣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劝说了。”

平冽叹了口气说道。

现在这种情况,他再劝说,反而显得有些居心叵测了。

史思明这个人便是如此,他如果信任一个人,便会非常信任,直到出现一件让他猜忌的事情。

至此以后,他便再也不会信任那个人。

“你放心便是,那刘龙仙如果敢耍花样,朕要把他剁成八块!”

史思明嘿嘿冷笑道。

随即平冽对送信之人说了很多好话,让他回去通知刘龙仙,事成之后,一定是重重有赏。

此后战局一直是波澜不惊,也不知道是不是刘龙仙没有找到机会,一连三四天,邺城内都没有任何动静。这更是让史思明确信,对方只不过是暂时找不到机会动手,应该还是想投诚的。

他的信心更足了。

直到第五天夜里,才有斥候来报,邺城东门起火!

于是史思明领着三千精骑,趁着夜色,偃旗息鼓不打火把,悄悄的来到邺城东门。

果不其然,如刘仙龙约定的那样,城门大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