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兵仙刘备,从徐州开始不败> 245、 庞统的江夏游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5、 庞统的江夏游记(2 / 3)

是民心所向吗?难怪刘备的精兵总是在战场上血战不退,原来竟对他有着这般忠诚!

负责施粥的管事笑笑:“老丈勿忧。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齐王殿下特意吩咐,得宽厚对待老弱妇孺,将一些更适合你们的活计发给你们,绝不能刁难你们去干青壮才能做的脏活累活。”

“哦?可否请您说说,我们能做什么?”庞统高声询问。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 。请牢记。 管事伸手一指,众人循着方向看去。

有很多妇人在帮忙熬粥和分发陶碗。

“厨房中帮佣!”

“包括洗菜,做饭,炖肉,切丁和洗刷碗筷等等,都可由老人和女人做。”

“凡十岁以下孩童,无需务工,可直接到吾王刘备举办的学堂中就读。每日都有肉粥和素菜定额供应!”

“而老丈们若是懂得读书写字,或是战阵操练,都可以去学堂中求一份教职。”

“每周孩童们若在小试中成绩拔群,还会额外奖赏米面,以资家用!”

流民们再次狂喜!

他们的孩子们在流亡中,往往被视为累赘,所以才总有“卖妻鬻子”的惨剧。

现在这份累赘,被齐王刘备派人解决,甚至还肯免费教授一些东西,真是天大的幸事!

庞统脸色再变,立刻意识到一些猫腻:刘备,是想挑战天下世家的教育垄断吗?他不愿再把皇权分享给豪族们了?这是要捅破天啊!

一旦刘备所办的学堂中,有一部分人成了大器。

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天子门生,而且自幼受到刘备恩惠,忠诚毋庸置疑,他们必是保皇党。

当朝廷上都是保皇党,刘备本人的威望将何其可怖!

“喂,发啥愣呢,这位黑脸老先生?”就在庞统神游天外时,一名举着勺子的帮佣,疑惑地瞥向他,快言快语地提醒道,“别耽搁后面的流民兄弟领粥啊,快拿了你的份离开,然后去取木牌和登记册!”

“哦哦,好。”庞统讪讪,赶忙双手接过,然后跟流民们一起坐到旁边的空地上,大口吞咽。

“这肉粥……”庞统大惊,因为这跟他常识中的施粥,截然不同!

如此醇厚!

如此浓香!

竟然真的有大块肉粒。

这根本不是随便给流民一点赏赐,吊着他们的命,而是真正要让他们恢复元气的大补肉粥啊!

庞统眼神异样,他其实十分清楚为何施粥必须多加水少放米。

这其实不止是舍不得在他们身上浪费粮食的问题。

因为流民都是不稳定因素,倘若喂饱了,很容易出岔子,不如就给一口清汤,让他们不至于饿死,同时保持手脚酸软的状态,无法闹事。

而刘备,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真不怕流民们力气足了以后,试图抢夺食物吗?

庞统一面啜饮浓香馥郁的肉粥,一面扫视四周,很快就大失所望。

根本没有流民企图闹事。

那些五大三粗满脸横肉的,反倒是更加感恩戴德:“以往在其他州郡,乞求施粥时,他们根本不管咱们个子高吃得多,也就跟其他人一样,只给些清汤寡水。齐王殿下竟然贴心地让掌勺的多给咱们两勺,说是犒赏壮士,真是仁德无双啊!”

“嘁,其实那些施粥人的想法,谁不清楚呢?看着咱们人高马大,所以特别提防,给的粥反倒少一些。无非是怕咱们靠这一膀子力气闹事罢了。可他们就不想想,咱们吃的如此之少,快饿死了,不闹事焉能活下去?真是蠢呐!本来想做良民的,硬是被他们逼得做了暴民。”

庞统脸颊发烫,他没想到那些龌龊心思,底层人竟然也一清二楚。

“走,咱们去给齐王当兵!”

“同去!我以往在黄祖那里做水兵的,可他的俸禄迟迟发不下来,一家老小几乎饿死,只能将兵器和甲胄卖了,做了逃兵,可不是咱贪生怕死!当年我也曾阵斩孙策麾下的三个水兵呢。”

庞统越听,越觉得心情沉重。

刘备得民心如此,难怪敢叫板豪门世家。

他或许根本不需要什么大家族的资助,仅凭这万民之心,就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

“当初……我弃刘备而选曹操,是否错了?”一个念想,从庞统的心底油然滋生,但他很快又摇摇脑袋,将这些杂念抛之脑后。

因为自幼所受的教育与眼界,都令他深信不疑:皇帝与世家共天下!

皇朝更迭,世家不朽!

唯有依赖诸如颍川荀氏,鲁地孔氏,南阳诸葛,弘农杨氏,太原王氏等豪族,才能够夺得天下,且长治久安。

毕竟,现在的官僚体系最多只能管理到州郡,而自古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没有任何君王的圣旨能够管到县级以下,尤其是村镇。

所有帝国的基层,都是大家族在管理,犹如他们的私人国土。

吃饱喝足后,庞统又去领了一份证明身份的木牌,以及纸质文书。

他伸手搓了搓,发现这纸既厚重,又耐磨损,绝对是顶级的宣纸。

“厉害啊,刘玄德。”

庞统跟着流民们走到了分派工作的地方,再次大开眼戒,因为入眼处密密麻麻,是各式各样的工作需求,凡识字的流民都可以任意接取,而不识字的也可以听其他人介绍。

“老丈似乎看得懂文字,可以接些松快的活计。”见到庞统在快速浏览墙上悬挂的各种说明,一名士卒主动来迎接,“我们新搭的学校,很缺乏教书先生。每日授课三个时辰,非但有额外的肉粥和骨汤,甚至每周发放一袋米和一袋面,可供养全家。”

搁在正常的时候,一个学富五车的书生,在任何家族都是座上宾。

区区米面,焉能打动?

但落魄到流民的书生,多都才能有限,且做不了重体力活,这已是一条活路。

庞统笑笑,暂未同意,而是主动询问:“敢问这位壮士,学校是何物?”

“哦,那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