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小兰到了家,又把跟着一块来的小孩拉起来培训了一遍,“孩子们,一定要认真的干活哦。姐姐以后会有更多的活计,要派给大家,挣钱的机会会有很多!如果干得好,姐姐还会让那边背书的哥哥教大家认字哦!”
围着采小兰的小孩往堂屋内读书的崔薄言看了一眼,一双双眼睛瞬间亮了很多。
“你说的教我们认字是真的吗?”
“当然啦!”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得知了鸡蛋与饭团的价格,又训练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小孩子三三俩俩,拎着小篮子,乖巧地走了。哪怕平日里走一步蹦三蹦的捣蛋小孩,也乖得像一个女孩。生怕篮子里的饭团被颠到外面。
“小兰,这真能行吗?”崔卢氏眉目紧锁。
“放心吧!”说真的,采小兰心里没底,都说小孩子天真烂漫,但她也见过人小鬼大的调皮鬼。
“要不,我们也到田埂上看一看吧!”
除了崔薄言,崔家有一人算一人,都散到了刘家庄各处田埂上。
拎着小篮子的孩子变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的负责跑动,到处拉客人;大的负责算账与拎篮子。一个个洁白的饭团,从篮子被递到了一个个大手中,3枚,或者4枚,放入小荷包。
每一个,都在认认真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而淳朴的农夫们,显然不会和小孩子计较,这么一点得失。不会在对待孩子上,勾心斗角。有的家里人多的,看到是自家孩子过来卖,一下子把小篮子里的所有饭团,全部买光了。
“不错吧,我们还是回家准备甜饭团吧!”采小兰勾着头,对着崔卢氏笑了笑。
……